她是一位女学者,外表高大,有着居高临下的身材,更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派头,就是站在男人中间也显得鹤立鸡群,在身高上的绝对优势,让她觉得自己并不比男人弱小,她不需要男人的照顾,当张博士和她一起去机场寻找手提箱时,她坚决支付来回的打的费用,绝不退让,在她看来男女是平等的。她的这种女性意识,在和占•范乔斯特约会时更加强烈地表现出来,当范乔斯特说他不能太过劳累时,芭芭拉立刻产生了一种关心他的冲动,作为客人的她主动要求去给范乔斯特沏茶。
芭芭拉在婚姻失败后,“勇敢地走出婚姻的困境,在外独立谋生,寻求着属于自己幸福的生活方式”。[2]芭芭拉的丈夫彼得虽然患有严重的皮肤病,半死不活,但是他还活着,从法律上讲他们的婚姻关系仍然存在,而且她还戴着彼得送的婚戒。可是,婚姻关系的存在并没有阻止她对爱情的追求,她身边一直不乏追求者,还有很多不错的情人,历史学家罗伯特•特里鲍罗就是众多追求者之一,也是她目前的资助人,经常在她面前大献殷勤,尽管如此,这种利益交织的关系也不能限制她的选择,在她眼里,不喜欢一个人就是不喜欢,爱情是纯粹和崇高的,是建立在彼此欣赏爱慕基础上的,如若不然,哪怕是对方在物质上付出再多,她的爱情也不会因此而改变。
尤其是当她到韩国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期间,遇到荷兰人类学家范乔斯特后产生了强烈的爱情,他们两人情投意合,相互爱慕和吸引,并且结伴而行,一起共度良宵。她几乎不把婚姻之外的性爱看作是难以启齿的事情,在爱情来临的时候敞开心扉,在爱情结束的时候勇敢地放手开始新的生活。当最后一次幽会时,范乔斯特猝死在她的怀里,她也泰然处之,镇定自若地报警并承认与范乔斯特的情人关系,在应付各色人等关于范乔斯特生命最后一刻的问题时,她完全有权拒绝回答,但她不这样做,而且她还希望世人都知道她是范乔斯特最后的爱,“他死在我的怀里”,她重复着这句话,忧伤里透着几分骄傲,她觉得是她陪着范乔斯特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尽了一个情人的本分,没有什么可以自责的,当她成为范乔斯特的情人后,她只是本能的沉浸在性爱中,尽情地享受,她并没有想过凭借范乔斯特这样的世界名人得到什么,没有丝毫的功利目的,更没有把这看成是难以启齿的事。
在芭芭拉的时代里,性爱是自由和崇高的,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的 ,即使没有建立婚姻关系。她的爱情是建立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之上,她没有刻意讨好自己的丈夫或情人,也不愿接受男性给予过多的帮助,她认为自己和男人是一样的,男人能做到的事,她也能完成,甚至还想给身边的男性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她可以选择逃避失败和痛苦,把它们抛之脑后,埋在过去,还可以在牛津汉伯利基金会的资助下,暂时把牛津当做避难所。她可以自由自在和罗伯特•特里鲍罗调情逗乐,她和许多男人有过风流韵事,她有着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性欲。
在《红王妃》这部小说中,除了芭芭拉这个知识女性外,还有一个贯穿整部小说的关键人物——洪玉英,小说的古代部分主要描写了红王妃的命运人生,并通过王妃的亡灵与芭芭拉联系在一起。洪玉英生活在一个深受封建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就像王妃亡灵说的那样,她生活在女性备受限制的时代。她从出生起接受的是传统的封建式的教育,头脑里满是儒家的教义和理论,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贤妻良母是她的人生追求,她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命运,只能一步步地被动地接受上天的安排,在这个时代的女性完全是男性的附庸,更不用说经济独立。她的婚姻是父母的安排,皇家选秀的结果,毫无选择可言,她只能无条件的服从,在红王妃的时代,男性拥有无上的权利,女性遵从三从四德,对于妻妾之间的争风吃醋也要拿捏得当,如果嫉妒过分了就超越了做妻子的本分,不嫉妒又被认为对丈夫不忠,所以女性既要嫉妒,又要掌握好分寸,这样畸形的要求对一个女人来说多么不公平。而对于芭芭拉来说,她的婚姻是她自己做出的选择,丝毫不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限制,她有权决定自己的婚姻人生,不仅如此,在夫妻关系上,她更不需要唯丈夫是从,她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圈。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红王妃》芭芭拉•霍利威尔形象论文(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