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人的诗情画意美
萧红的好多作品是用诗的语言来写的。比如在《呼兰河传》的开篇对于北方冬天的描写:严冬把大地冻裂了,严冬把人手冻裂了,严冬把水缸冻裂了,严冬把井冻住了……【7】运用了诗歌复唱的写法,反复言说北方冬天的寒冷,我们置身与外,却仿佛丝丝寒气深入人体;像七月十五放河灯时三更后的河水与河岸的细致描写。而其中最为精彩的这是小说中对于“火烧云”的大段描写:
注:图片选自萧红小说《呼兰河传》
图片上这段文字作者大量运用诗的想象,通过形象生动而又恰当的比喻,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晚霞图”。故乡傍晚的火烧云写得变幻莫测、瑰丽奇异。作者从容用笔带我们感知了蛮荒的原始情调,火烧云的形象在读者的脑海里活了起来,跳荡了起来。
萧红写景状物不刻意求工,很少对静态事物的进行描写,而是善于捕捉把握事物瞬间的动感,不加渲染,不堆叠词藻,只用浅浅的文字,显示出自己独有的灵动美。比如在《生死场》中这样一段描写:
注:图片选自萧红小说《生死场》
这样的语句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读者的阅读的难度。但把这种独有的语言结构放到整部作品中,带着作品的写作情绪细细体会体会,就会感到这些语言是无法代替的。仿佛让我们置身于一幅浓郁带有地方性色彩的图画之中。萧红这种语言形式上的大胆创新和女性敏锐细腻的语调,由此带来的清丽的、流畅的、诗化的审美特点,形成了独有的“萧红”。【8】
(二)清澈的童真纯净美
童年的印象,童年时故乡的“寻常巷陌”之事,理所当然的以儿童的眼光观察描写。作者对懵懵懂懂的童年生活,在充满童心与童趣的语境中叙述着一个个鲜活的记忆。《牛车上》中的三月阳春,《小城三月》中的初春旷野,《后花园》中的五月的花朵、751月的果实等等,【9】它们都是一个个孩童眼中的世界,清澈透明,秀韵天成。
注:图片选自萧红小说《后花园》
但是不要以为这样的描写就会浅白,萧红借助于童稚纯真的眼睛来看待现实生活的美丑善恶,浅显的文字所流露的真善美的气蕴在散发着永恒的魅力。这种巧妙的艺术构思大大增加了萧红作品特有的魅力。童心使萧红的小说充满了童真、童趣,用孩子的眼光发现世界,感知世界,还原读者一个纯真、透明、真实的世界。花、鸟、虫、蝶、蜻蜓甚至水果蔬菜都充满了生命,把纯洁真诚的感情凝聚在创作情感里,一切的事物都尽情的展现萧红诗般的才气,散文般的韵。
(三)幽默的沉郁讽刺美
东北大地广袤寒冷,深沉忧郁,浸透了萧红敏感的心。萧红的小说内容不仅是“诗”更是“史”,所以当萧红以轻灵的诗和散文文体去负载厚重的史诗内容时,文体和内容之间便产生了反讽和抒情两种叙事方式。【10】正是在这两种叙事语言的交融中,才给了读者非同一般的阅读感受,开始读时有一种愉悦轻快之感,然而越深入下去心里便会沉重起来。
在小说《王阿嫂的死》中,这一特点便初露端倪。在结构的把握上文中反复描写王阿嫂养女小环的辫子这一细节。小环十分珍爱自己的小辫,王阿嫂刚被地主踢得卧病在床,没有人再帮小环梳理小辫了,所以小辫变得毛蓬蓬的,小环悲苦的心理表现的十分明显。在妈妈病重时刻又一次提到了小环紧握小辫这一细节,充分展现小环此时心里的焦灼和不知所措。在王阿嫂含冤死去,棺材被抬到西岗子树林里时,作者第三次提到了小环那被风吹动着的小辫,含蓄的表现了小环第二次失去妈妈的莫大痛苦。一次次场面连缀出故事的发展脉络,形式上是散的,整体上却创造出一种悲戚的抒情氛围。而内容上作者三次描写小环的小辫,除了对塑造小环形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外,还展现了广阔的农村社会生活画面,王阿嫂的冤死,地主与农民的阶级对立。这种反讽和抒情的奇特碰撞,使整个作品即清新端丽,又刚建浑厚。 萧红小说的叙事策略+文献综述(3):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