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具备观赏性,在选手PK环节,明星们都充分展示自己,用靓丽的外表和表演实力来征服观众的同时都各显神通拿出自己的本事和对手抗衡,这无疑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盛宴,使得节目观赏性十足。明星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关注度,当他们作为选秀舞台上的主角时,自然可以利用他们原有的光环去吸引观众,为节目增添收视率提供了保障。在《我是歌手》当中,节目组邀请了羽泉、齐秦、林志炫等实力派歌手,第二季请来了张嘉译、信、陈志朋等近期比较火的歌手作为选手的帮唱嘉宾。《我是歌手》第二季有歌手张杰、韩磊、周笔畅等出赛,他们本身就有很高的人气,他们参加节目,也会无形中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使《我是歌手》节目有更好的广告收益和经济效益。而节目的制片人还可以借助企业和受众打造更好的品牌,企业可以借助明星选秀节目品牌的力量来扩大自己企业的影响力,提高企业知名度。对于企业和明星选秀节目来说是一种互利共赢;对于观众来说,这些以“明星”为秀的节目一定程度上给受众精神上带来了愉悦,也满足了受众的审美欲望。
二、明星选秀节目发展中存在问题
(一)节目体制缺乏规范
明星选秀节目的风起云涌正是因为符合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它的出现满足了大众对有机会自我实现的需求。《我是歌手》在赛制上满足了大众的这一需求,平时在选秀节目中高高在上的评委们,在节目中体验一把当选手的滋了,而决定他们去留的,就是台下坐着的500位大众评审。这样的赛制本是新颖的,模式上的照搬在节目前期播出的确会带来很好的效果,但当观众越来越关注此节目时,就会想更加深层次了解节目,缺乏规范所带来的问题就会越来越明显。有时候为了迎合大众的喜好,选秀节目的规则和制度经常会变来变去,没有标杆这样的后果使节目的质量时好时坏,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如《我是歌手》节目刚开始的比赛规则是有大众评审团参与选出优秀的歌手,后来又加入了复活赛这一环节,节目形式是丰富了,但是使得原本简单的比赛变的繁琐无序。为了收视率可以节节攀升,节目组会在节目不断制造各种新闻和噱头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对一些嘉宾虚假炒作和吹捧,如《我是歌手》节目中媒体对黄绮珊的过度炒作,其中很多新闻事件都是子虚乌有,这些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节目本身的真实性、客观性也愚弄了观众的感情,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反感。同时使大众对一些与明星相关的新闻失去信任度,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度。
知名学者孙健说:“有些节目几乎是翻版,开场、音乐、比赛规则都是一样的。” 这种完全“取之用之”的电视经营模式,使得节目缺乏本土化。《我是歌手》引进的是韩国MBC电台热播的同名节目,这个节目:从节目形式、歌曲的选择、以及明星选手的专属休息室等都是完全抄袭的。比如节目的评选制度和原创是一样的,与普通的选秀节目相比,除了评委换做了大众,实现了权利的反转之外,并没有额外的创新。
“明星秀”元素不是唯一的娱乐元素,如果节目的形式和内容空洞无内涵,再大牌的明星参与节目也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如果不给节目注入新鲜的“血液”,而是一直遵循这样的模式发展下去,不在细节和模式上寻求创新突破的话,我国明星选秀节目必然会很快走到尽头。因为在这个浮躁化的社会环境下,观众很容易会对同一种模式的节目失去兴趣。
对于成功的节目,我们可以借鉴,但是要想真正打造属于自己的节目,就要加入自己“创新性”的东西。而对于已经成熟的明星选秀节目,则需要寻求细节上的突破。在引进原创的基础上,而应该“拿”来以后进行本土改造加入更多的创新部分,给节目注入清新之风,那么节目必将有更好的发展。 浅析我国明星选秀节目《我是歌手》 (3):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17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