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中国青年报》公益传播现状及启示研究

时间:2019-01-13 15:08来源:毕业论文
以《中国青年报》的公益传播现状为研究对象,试图展示《中国青年报》的公益传播新策略,涉足公益事业的意义以及如何组织和参与公益传播。在新的媒介格局下,传统媒体在公益传

《中国青年报》公益传播现状及启示研究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团体、公民参与到公益中来。特别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与公益的结合,为公益传播带来了新的局面。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传统媒体在公益传播上的现状。以《中国青年报》的公益传播现状为研究对象,试图展示《中国青年报》的公益传播新策略,涉足公益事业的意义以及如何组织和参与公益传播。在新的媒介格局下,传统媒体在公益传播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这即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32685
毕业论文关键词: 《中国青年报》;新媒体;公益;传播
社会公益活动一直是企业、民间机构以及媒体所热捧的对象。在传统的公益传播过程中,传统媒体从事公益传播活动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媒体资源。而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依然可以结合新媒体平台,更高效的进行公益传播。
分析《中国青年报》的公益传播现状,已期获得传统的纸媒如何借力新媒体平台,充分整合自己的媒体资源,更高效的进行公益传播。并借此在竞争激烈的媒介市场中,获得优势地位。
一、《中国青年报》公益传播的背景及意义
1.《中国青年报》公益传播的背景
公益是公共利益事业的简称。这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通俗讲法。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 在我国,自古就有慈善之说,而我国早起的公益组织也主要是从事人道主义救助活动。换句话说,我国现有的公益事业历史悠久,从最初的慈善发展演变而来。而现代公益不仅仅局限于慈善,而是深入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关注社会总体发展需要层面上。
2008年发生了许多灾难事件:“5.12大地震”、“特大雪灾”等,激发了国民参与公益慈善热情,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将各方有共同愿望的志愿者或组织联系起来,更高效地参与到实际救助中去。社会公益组织蓬勃兴起,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公益时代。公益不再只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大型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参与,人人都能够参与的公益。因此,2008年也被称作是公益元年。
但是,2011年“郭美美”事件、“陈光标假公益”事件,让政府公益、社会公益遭遇了信任危机。而另一方面,由媒体人发起的“免费午餐”、“大爱清尘”等公益项目,得到了公众的支持和认可。因此,媒体在公益事业中的作用也由之前的宣传推动者,转身为组织者和发言人。并且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新媒体凭借快速传播、强互动性,给公益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变化。
许多民间团体使用微博等社交平台,为自己的公益活动做宣传推广,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简简单单的一次发帖或者转发,就构成了一个信息来源,发动普通公民的力量,能够把公益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无限放大,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微博为此还推出了“微公益”的平台,发动微博的力量,传递本身就是一种参与。
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全社会来了解和参与公益活动,公益不再是单个个体或组织的事情,而是一种公民意识和作为。
2.《中国青年报》公益传播的意义
在公益传播的发展中,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长期占据主角地位。媒体作为政府的喉舌,所以媒体本身就有义务和职责传播公益。此外,媒体本身就是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公益传播的首要选择就是媒体。《中国青年报》是共青团的机关报,无论是是从媒体功能以及自身社会责任方面来说,花功夫投入到公益传播中是必然的。 《中国青年报》公益传播现状及启示研究: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2941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