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文度下报纸雾霾议题的框架研究——基于《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的考察摘要: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雾霾报道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纵向比较2007年至2015年4月30日期间《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的雾霾新闻。从时间文度视角来阐述两家媒体雾霾议题的历时性规律和媒体呈现雾霾议题的异同;运用框架理论来梳理媒体在框架使用上的演化过程。研究发现,媒体运用的框架呈现出了从框架凸显——框架竞争——框架演变——框架互动的变动过程,在这种变动下媒体雾霾报道的专业性得到提升,更有利于公众参与到雾霾这一公共议题中去。32686
关键词:雾霾议题;框架研究;议题注意周期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国空气污染问题的加剧,雾霾的话题性就一直“高热不退”。柴静的雾霾独立调查报道《穹顶之下》引发了“现象级”的传播热度。该纪录片2月28日在网络平台播出,截止到3月1日上午10时,它在几大主要视频网站的播放量达1.1亿次。从新浪提供的微博指数来看,3月1日 “穹顶之下”和“雾霾”的搜索量都达到了最高值,分别为907,402和1,309,214次。而之后的关注度就明显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在3月7日到28日期间的几个小波峰也呈现衰退趋势,媒体的关注度下降,议题逐渐淡出媒介视野。
(:2015年2月至5月在新浪微博上得到“穹顶之下”和“雾霾”的热词相关趋势)
从百度提供的数据来看,在2014和2015年的全国两会的热点议题中,环保连续两年排在第一位。雾霾议题的常规报道使得雾霾新闻由气象报道不断深入,媒体逐渐转向对雾霾成因以及责任归属等问题的探讨,不断提升雾霾议题关注度,雾霾报道从“浅绿”到“深绿”的转变展现了媒体操作的专业化。
二、文献综述
笔者从中国知网上输入“雾霾”、“雾霾报道”、“雾霾议题”等关键词,共搜索到新闻与传媒方向的文献共702篇,主要集中在2013和2014年,大多限定在以2013年年初的那场持续性的雾霾的媒介报道对象的分析,主要从传播理论视角、新闻业务探究以及国内外报道对比或类比的方法对雾霾报道进行定性或定量的研究。
肖心月从议程设置理论出发,研究雾霾报道在风险议程下的传播特点,提出媒介在预警机制设置上的不足。陈丽园从三个层面提出雾霾如何构建风险议题。董微从报道现状、传播内容、效果分析雾霾报道的特点及原因,通过对国内外媒体对中国雾霾报道的比较,总结媒体在报道环境新闻上的不足。庄家粱等人通过比较媒体新闻框架建构的特点,提出传统媒体的报道框架需要完善,以及提出要在建构公共议题及社会动员上应承担责任的建议。不少学者从新闻业务上对雾霾报道的业务操作上提出了建议,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雾霾报道在版面、数量、消息来源、主题、立场等方面呈现出的不同媒体的报道差异,从新闻生产和新闻范式的理论视角分析文本,指出雾霾报道的缺失和原因。也有研究者从报道平衡性的角度切入,比较国内外媒体在报道雾霾议题上的优势与不足。
三、理论框架与研究过程
1. 框架理论
戈夫曼在其著作《框架分析:经验组织法》中将框架定义为一种认知结构,它能够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再现社会现实的真实面貌。吉特林提出框架就是选择、强调和表现出对于存在、发生的问题的认知和阐释。有学者对新闻框架提出了标准,新闻框架是媒体用来呈现与雾霾相关的新闻报道的总体方式,是用来阐释和帮助大众理解雾霾议题的一个工具。当使用新闻框架分析时,研究者认为框架是具体的、视觉的。在研究明确的议题时,选用具体的议题框架具有较大优势,能够清晰地阐释和让受众理解议题。台湾学者臧国仁将新闻框架的内在结构分为代表抽象意指的高层次结构、面向实证的中层次结构和针对表现形式的低层次结构。 时间维度下报纸雾霾议题的框架研究: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29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