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突发危机事件中媒体报道策略分析(5)

时间:2017-03-07 23:13来源:毕业论文
(四)反思不够,引发新的危机 对于媒体在危机报道中所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反思是最具有活力的,也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然而,媒体反思不够亦然


   (四)反思不够,引发新的危机
对于媒体在危机报道中所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反思是最具有活力的,也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然而,媒体反思不够亦然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引发新的社会危机。例如,王家岭“3.28”煤矿透水事件中,媒体报道的话题多为政府的积极动员和现场救灾情况,对造成此次矿难的根源报道却少之又少。然而灾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惨痛,更是血的教训!
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一些黑心的煤老板置生命安全于不顾,整天忙着赶进度、追效益。那些明知存在安全隐患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相关人员以及有关部门的不作为,这一系列因素下的责任又该如何认定呢?他们最终是否会受到法律的追究?追究的力度,对今后的矿难事故是否能起到强有力的警示作用?
拒绝生命漠视,安全无小事,生命大于天。如何把防止安全隐患认认真真的落实到位,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亡羊补牢”,我们的新闻媒体在报道方面还有待真抓实干。近两年来,国内大大小小的矿难事故递增不减,对于这种并非不可避免的灾难,如果媒体在矿难报道方面不寻求其根源,只是一的报道抢险救援,那么下一次矿难也不会幸免。
   四、突发危机事件报道中应采取的应激措施
    危机事件的发生对媒体而言往往是一种挑战,如何应对危机更是对新闻媒体报道能力的一种考验,媒体处理的好,挑战也有可能成为机遇。媒体通过有效的事实报道,在危机中能够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形象,并且发挥出自己独特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如何在危机报道中把挑战变为机遇,值得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去认真学习和思考。
   (一)及时、全面的进行报道
“媒体最根本的责任就是为社会提供迅速、准确的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全面深入地阐释、分析,提供一个可以充分表达民意的意识平台。” 遇到与社会利益相关的重大突发事件,即使是所谓的负面事件,也应该在第一时间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以免此时谣言乘虚而入,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恐慌进而引发社会动乱。及时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这就要求新闻媒体承担起社会守望者的职责。
    经历了非典疫情的中国政府在2013年突如其来的H7N9禽流感面前展现出来的多为从容与淡定。媒体采用公开、透明的做法把疫情公开,力争做到客观、实事求是的透明报道。让谣言止于信息公开,把负责和信心传递给所有社会民众,在避免全民恐慌的情况下最终使得中国取得了非凡的战绩。媒体于4月18日报道了攻克H7N9的好消息——北京首例H7N9禽流感病例救治成功。这一消息的报道展示出了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处置能力,也让社会民众树立了战胜病毒的信心,进而深化了政府公开、果断的新形象。在媒体、政府还有受众的良性互动中使得主流媒体牢牢掌控社会舆论导向,保证了良性信息的畅通,传达了强有力的权威之声,进而起到稳定社会大局的作用。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危机一旦爆发,主流媒体要首先利用网络资源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先入为主的掌握舆论主动权,然后坚持正确导向,不断跟进深入,保持其权威地位。媒体报道是公众情绪的“引导者”,更是公众行为的“指南针”。因此,媒体在重大危机来临之时坚持其正确的舆论导向对社会稳定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在“4.20”雅安地震报道中,记者蒋林(成都电视台)的现场采访报道值得各大新闻媒体关注和研究。在大灾大难面前,媒体往往会出现扎堆报道和重复报道现象。与大部分的媒体报道相比,记者蒋林在地震报道中采取了首次震中全景式报道。在他所报道的采访中有震后人员安置情况更有余震实况,有受灾群众的实述更有救援人员的身影。注重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并加以理性分析,做到了客观公正的事实报道,在帐篷安置紧缺的情况下及时发出灾区的供应需求。整个报道中自然流畅,淡定有序,没有多余的情绪,更没有煽情,在余震连连的危机现场用自己的专业理论和对新闻事件的敏锐洞察力做到了思路清晰,理性思考和独立判断。灾区现场需要这样的专业的媒体,民众在危机面前更渴望听到这样的声音。危机中正确引导灾区民众树立起信心,努力做到不恐慌,对战胜困难,重建家园充满希望,这是媒体职责之所在。 突发危机事件中媒体报道策略分析(5):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392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