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五)加强网络立法,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 14
参考文献 16
政务新媒体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探析近年来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政务新媒体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甚至受众往往从新媒体上获取信息,因此政务新媒体更要树立好公信力,提高舆论引导的效果。
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向社会发布消息,第一时间抢夺话语主动权,进而准确有力地引导舆论,稳定社会情绪。随着微博、微信以及客户端等一些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政府也顺应时代的潮流开始在这些新媒体上开设账号,拓宽发布消息的渠道。政务新媒体出现后政府如何发布消息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政务新媒体发布消息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尽管政务新媒体已经成为政府机构应对突发事件舆情的优选渠道,但因其发布消息滞后、内容千篇一律致使受众抛弃本应该公信力最强的政务新媒体,转而相信小道消息,进而对突发事件的引导效果并不明显,缺乏对受众的有效引导。因此改善发布信息的方式,弥补不足,争取受众的信任才是政务新媒体长久发展之道。
一、突发事件及政务新媒体
在当今社会的“互联网+”浪潮下,各个领域都开始把自己的业务与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 政府部门也积极跟上时代的步伐,运用新媒体技术即“互联网+政务”,主动公开信息,积极搭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除了公布一些日常政务,在应对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发生后的舆论引导,政务发布在新媒体的配合下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一)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特点
1.突发事件的概念
21世纪初,继美国9·11事件和中国“非典”事件之后,“突发事件”便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尽管有很多国内外学者对突发事件进行过概述,但国际上并未形成统一意见。在美国,只要是对国家安全有危险伤害的,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给国家、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并很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需要及时进行处理的事件,均属突发事件的范畴。而欧洲人权法院对突发事件的解释被认为是对突发事件有代表性的定义,是一种特殊的危机或即将发生危险的情况,使所有公民受到影响,社会正常生活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
在我国,各级政府在涉及突发事件时,通常采用的是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突发事件的定义,突发事件又称突
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一般来说突发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事故灾难四类。
2.突发事件的基本特点
突发事件因其自身的特质,有着区别于其他事件的几种特点。其一,不确定性大。这一特点也是突发事件最基本的特点也就是指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形成突发事件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在达到质变阶段前,突发事件究竟以何种方式、何时出现是人们不可预知的。事件发生的原由、变更、影响、结果都没有一定的规律,很难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和把握。其二,时效性强。突发事件的发生通常是一瞬间完成,在单位时间里涌现的信息数量大到惊人,离事件爆发时间越近的信息,新闻价值可能越高。最重要的信息可能在瞬间被记录、获取,也可能永远消失。其三,破坏性大。突发事件大多是自然或社会灾难,不论其性质和规模的危机,都会给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混乱和恐慌。其四,影响面广。突发事件发生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其影响面往往能超出所在范围,甚至打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导致社会脱离正常轨道并陷入危机,威胁社会公共安全,易引起社会关注。马航MH370在3月8日失联后仅仅一个小时,就被中外媒体广泛报道,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关注度可见一斑。 政务新媒体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探析(2):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43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