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真人秀的界定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一)真人秀节目的界定及特点
“真人秀”源自英语的“Reality TV”,在汉语中,人们也把它翻译成“真实电视”,它是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全程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或游戏节目”。[1]真人秀始于上世纪和本世纪交替间,具有纪实性、游戏性和冲突性的特点,以其选手的志愿性、过程的竞争性、环节的戏剧性、传播的互动性以及表现的纪实性而脱颖而出。美国是最早出现真人秀节目的国家,如始于1948年拍摄真人生活的《公正的镜头》,50年代拍摄的《美国家庭滑稽录像》,以及1973年公共广播公司制作的追踪一个家庭一年内真实生活的《一个美国家庭》等。而1999年荷兰创办的《Big Brother》则被称为真人秀节目始祖,在欧美有着18个不同国家的版本,之后的《幸存者》《学徒》等真人秀节目带动了广告额和收视率的飙升,也使得这种节目形式在西方世界风行起来。真人秀节目是应时代发展需要与观众审美趣味而生的,中国诸多电视台引进和模仿西方真人秀节目,并形成了日益火爆的局面。文献综述
2000年6月,广东电视台率先在国内推出《生存大挑战》节目,迈出了真人秀节目在我国登陆的第一步,让中国观众第一次领略到了真人秀节目的魅力。随后,中央电视台,上海、贵州、湖南、四川、浙江、湖北等省级电视台都纷纷开办真人秀节目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获得较高收视率,而一股真人秀潮流开始在中国的大江南北登台上演,成为电视节目的一种主流形态。
(二)真人秀节目兴起的社会背景
1.电视消费文化的兴起
消费文化是一种快感文化。在这样的文化状态下,大众文化生产会吸纳一切有消费潜能和娱乐价值的资源,包括我们的生存,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感情。在《老大哥》中,人们消费的是同居一室的男女情感与关系;在《幸存者》中,人们消费的是残酷竞争的勾心斗角。
消费文化也是一种商业文化。商业和资本逻辑已成为电视媒体背后越来越重要的“看不见的手”。[2]追求收视率已成为电视媒体的重要目标。
大众媒体由于商业化必然走向非政治化、个人化和煽情,并以此作为促销手段。
2.电视娱乐化的趋向
电视的商业化趋势使得电视的娱乐节目获得了合法性的发展空间,而娱乐节目又一直是西方商业电视提高收视率的重头戏。
在我国,电视既要服从主流意识形态,又要服从市场逻辑。市场和意识形态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电视的观念和运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二者可通过策略化运作达到一种共谋,形成一种基本的策略:爱国、民族、集体zhuyi精神+男女情感或复杂的人际关系模式。来.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3.电视故事化、日常化的追求
中国的观众是靠电视剧培养起来的,电视的故事化成为节目生产的一种泛文化背景。即便是新闻报道,也较为重视新闻事件的故事性,突出事件的冲突和矛盾。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为当下一种电视理念。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往往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喜爱和认可,因此,日常化已成为一种文化征候。
《爸爸去哪儿》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营销策略(2):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74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