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内弹道理论建模和迫击炮内弹道模型研究两个方面。
1.3.1 内弹道理论建模
19世纪20~30年代,研究者们开始建立内弹道学的理论基础。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最先开展研究,1793年,根据膛内气流现象,他做出了气流速度沿轴向按线性分布的假设,进而近似的确定了膛底压力与弹底压力之间的关系 ;1664年,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雷萨尔建立了内弹道的能量方程;1866~1915年,根据密闭爆发器的试验,英国枪炮专家诺布耳和爆炸专家艾贝尔总结出了火药燃气的状态方程。21848
内弹道模型是具体膛内理化现象的抽象,理论建模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对膛内理化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近年来,基础科学飞速发展,测量手段日益精进,计算机技术水平迅猛提高,得以开展复杂模型的建模工作。现代发展的内弹道模型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0]:论文网
a)模型的多文化;
b)考虑了火药燃烧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因素;
c)在瞬态力学基础上,考虑火药的破碎;
d)引入粘性边界层理论。
以此模型为基础开发的内弹道编码,已经成为研制身管武器过程中进行弹道分析、计算的有力工具。由于一些原因,国内研究水平与西方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目前理论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21]。俄罗斯兵器水平远比我国先进,虽然其单项技术不是最先进的,但其十分重视武器总体性能的优化,总体成熟技术与局部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值得借鉴。
1.3.2 迫击炮内弹道模型研究
在迫击炮内弹道过程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抽象出很多理论上的数理模型,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模型:
a)经典内弹道模型[2];
b)带有增压室的RLPG零文内弹道模型[23];
c)采用高低压室的火炮内弹道模型[5];
d)串联双药室火炮经典内弹道模型[7];
e)中心点火装药结构的两相流内弹道模型[20]。
其中,经典内弹道理论发展最为成熟,运用最为广泛,本文拟采用经典内弹道理论对迫击炮内弹道过程做一些研究。 内弹道理论建模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1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