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现状大学生的网络情绪表达是大学生个人情绪自我调节的一种有效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在现实中的情绪表达,基于网络平台的情绪表达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与环保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32560
(一)国内研究综述
1.大学生的情绪社会分享
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件随时触发着人们的情绪反应机制。向他人倾诉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们将个人情绪进行社会分享的过程。针对大学生的情绪社会分享,孙俊才通过开放式问卷,对210名大学生的情绪社会分享公众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情绪社会分享有助于个体改善情绪体验及认知应对。由于传播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情绪社会分享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主体可能通过计算分享对象的情绪反馈与自身需求的符合程度,决定个人情绪社会分享的程度。网络与现实环境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大学生对情绪社会分享功能及风险性的评价。[1]论文网
2.网络社会中的情绪表达
人们借助网络特有的虚拟性有意弱化、隐匿自己的社会角色与身份。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像身处现实环境那样有所顾虑。因此,人们在网络中的情绪表达既有真情实感的一面,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极端性、激烈性的一面,非理性的发声往往使网络舆情表达向极化方向发展。张景龙、李瑞生在研究中指出,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的情绪表达往往受到各种因素限制,有时不能完全达到情绪释放的目的。而网络的传播优势在更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的情绪表达需求,于是更多的人将网络空间视为表情达意的最佳场所。个体情绪转换为社会情绪的过程中,由于网络技术的缺陷,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及情绪体验的扩张与极化。[2]
在基数庞大的中国网民群体中,大学生网民因其较高的网络使用普及率和活跃的网络娱乐应用水平,成为主力军之一。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网络使用心理也引起诸多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由于网络自身的缺陷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大学生的网络情绪表达可能产生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大学生网民的集群现象。钟发亮通过对大学生网民集群行动的行为过程中两种现象的阐述,指出,大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素质,对社会生活中人、事、物的评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在某些争议性问题、现象的网络讨论和意见、情绪的表达中,大学生网民往往很难保持独立理性的思文与表达方式,而是在群体中逐步走向极化。[3]
(二)国外研究综述
1.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提出了“心理群体”的概念。个体在智力、性格、职业、生活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当他们组成为一个群体时,就会获得一种集体心理。他们的思想、情感及行为与他们作为单独个体时有所变化。相对于现实社会中的“心理群体”, 虚拟社会中的心理群体表现出的个体与集体的差异则更为明显。[4]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主张个性的同时又具备较强的集体观念。在特定的诱发条件下,大学生通过网络表达情绪可能会产生群体极化现象。
2.网络中的“沉默的螺旋”效应
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概念大致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在关注某件事或某种现象的各方评议时,由于害怕被群体孤立甚至攻击,往往选择站在多数派的阵营,即使自己内心其实是认同另一个声音。得到群体支持的一方大声更加自信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另一方则陷入弱势,逐渐退缩,如此循环往复,从而进入螺旋循环。[5]这样看来,个体的沉默其实是群体极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沉默的螺旋”效应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仍然发挥作用,只是形式有所变化。刘海龙从这一理论的几个核心点出发,结合网络空间进行剖析,验证了这一点。在互联网中,个人对社会规范、集体准则的恐惧感仍然存在,只是作用条件出现了缺失。在特定事件的触发下,个体仍然可能受到群体规范的影响。群体压力下,人们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公开传播个人意见。[6]在这一过程中,很有可能会产生网络舆情表达里“沉默的大多数”。 大学生的网络情绪表达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29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