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研究已经逐步成为湿地生态环境研究的一个热点。早在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英国学者李培德就已经提出了土地健康的概念,于60年代,这个概念又被升华为景观健康。80年代,加拿大学者斯凯弗(Schaeff.D.F.)和罗坡特(Rapport.D.J.)进一步提出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 health)的概念,其中Schaeff.D.F.提出的是度量生态系统健康的方法,但缺少对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明确定义,于1989年Rapport.D.J.给出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他认为生态系统健康是指一个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并且能保证可持续发展,他用活力(Vigor),组织结构(Organization)和恢复力(Resilience)3个特征对生态系统进行了定义。1992年,Costanza等人开创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的综合化先河。Peter、Xu Fuliu等各自选用不同的物理化学、生态学和社会经济指标对海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实证研究。90年代后期,联合国经济合作开发署(OECD)提出了“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模型,该模型最主要的特点在于综合考虑了社会要素、经济要素与生态环境要素,并且准确反映这三者间的关系,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的创建和选择提供了新的逻辑依据。2001年6月,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项目正式启动,它是对未来和过去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而国内对湿地生态健康问题的研究还处在起步的阶段,相关进行的具体研究实践工作也相对较少。在2003年,蒋卫国等就基于PSR框架对盘锦滨海湿地进行了实例研究。随后,王薇等人就采用了PSR框架,提出黄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也建立了基于AHP综合的指数模型,探讨人类的活动对湿地生态状态演化的驱动影响。2009年林倩基于突变级数法建立了辽河口湿地的健康评价模型。2012年周婷等则选用基于层次熵的模糊综合指数模型对盐城市滨海湿地进行了健康评价。46738
然而传统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主要利用了直接观测和模型模拟的方法,在宏观尺度上相对不足。近年来,尽管有对河流、湖泊等类型的湿地在流域、景观角度建立的湿地生态评价指标,但研究评价的对象是针对单一的湿地类型,而对多种湿地类型形成的复杂湿地生态健康评价研究较少,论文网还没形成一套完整和健康的综合评价模式和评价体系。
本文基于2000—2012年期间的多源多时相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在湿地空间分布信息的基础上计算多种景观格局指数,通过研究各种指数的生态学含义并进行组合,探讨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成因,为评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打下扎实的基础。
湿地生态系统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48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