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齿轮系统动力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时间:2020-05-31 20:52来源:毕业论文
齿轮系统动力学是研究齿轮系统在传递动力和运动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的一门学科。齿轮系统的理论分析是从静力分析开始,逐步进入动力分析阶段的。其动力分析的方法最初是以冲击

齿轮系统动力学是研究齿轮系统在传递动力和运动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的一门学科。齿轮系统的理论分析是从静力分析开始,逐步进入动力分析阶段的。其动力分析的方法最初是以冲击理论为基础,后来逐渐发展到以振动理论为基础。

1973年,英国机床研究协会对车床床头箱的噪声负荷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采用回归试验法,并着重于定性地考虑床头箱表面噪声与振动的关系,研究表明作为主要噪声发射体的床头箱表面振动速度幅值在所有频率下同床头箱附近声压级成正比。这样把测得的床头箱表面振动速度幅值作为床头箱所传递负荷的函数,并以此结果评价床头箱产生的噪声。1975年日本回田俊夫等人对齿轮噪声与振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用模拟法考察齿轮噪声的发生途径,最终求得决定齿轮振动和噪声的参变量;探讨作为齿轮振动起振力的轮齿弹簧刚度的函数性质,求出忽略齿轮误差时的轮齿弹簧刚度函数与啮合系数的关系,以及啮合系数与振动噪声的关系。研究因载荷引起齿轮啮合量变化时,啮合系数的变化及由此引起的齿轮振动和噪声的变化等。1984年,加拿大Neriya教授将有限元法引入解决齿轮、轴的弯曲、轴扭转的耦合振动问题,分析了在常刚度下线性系统的固有特性、质量不平衡和几何偏心引起的受迫振动响应以及无阻尼和模态阻尼下的齿面动载荷。日本梅泽清彦教授对齿轮系统的振动分析、动态建模、计算机仿真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圈。1988年,S.V.Neriya在考虑轴和轴承的刚度条件下,建立了八自由度的弯曲-扭转-轴向-摆动耦合斜齿轮传动副动力学分析模型,求解了静态传动误差作用下系统的动态响应[6]。2005年,Hans Dresig发表的行星齿轮建模和多体动力学仿真振动分析,介绍了一种特殊子结构,它构成了所有行星齿轮结构的基本模型。应用多学科软件ITI Simulation X,对行星齿轮的振动进行了振动分析和仿真。考虑了变齿面接触刚度,接触侧面和齿间隙及齿轮组、轴承、周围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利用该多学科软件仿真了行星齿轮的固有频率和模态,参数激励下的不稳定区域,齿面接触相位角对参激振动强度的影响。50230

1990年,西安交大的姚文席将传动轴和齿轮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建立了单级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1992年,华中科技大学的唐增宝等以齿轮、轴、轴承所组成的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和弯曲振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和运动方程式,求出了系统的动态响应,为系统的动态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1994年,江苏工学院的左言言、宫镇通过对齿轮箱噪声的特征分析,从提高啮合精度和刚度出发,分别选配直齿轮和斜齿轮取代原常啮合齿轮副,取得了明显的降噪效果。用阻尼垫片取代铜垫片,也使齿轮箱的行星齿轮机构的噪声得到降低。1995年,唐增宝、钟毅芳等以三位有限元方法对修形齿轮的最佳修行量和修形长度的确定进行了研究,为齿形的精确修形提供了基础。1996年,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的钟建明从齿轮箱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分别对齿轮箱的齿轮本体、轴系、箱体进行了分析,得出合理设计齿轮箱的各部分结构对降低齿轮箱的振动噪声有重要的作用。1997年,李润方、王建军等对齿轮系统动力学问题作了较为升入的研究,在齿轮啮合动态激励分析、齿轮系统振动分析模型及求解、齿轮传动刚度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000年,重庆大学的李润方教授等建立了齿轮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较详尽地研究了齿轮箱的动态特征。2001年,海军工程大学的薛延华从振动控制理论出发,研究了齿轮箱箱体以及齿轮本体的结构参数对动态特性的影响,利用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法论文网,提出了通过改变结构参数来改善齿轮箱的振动的方法。2004年,李小华从齿轮箱的设计角度出发,论述了影响齿轮传动噪声的因素及控制方法,认为通过控制齿轮线速度、合理设计齿轮参数可以达到降低噪声的效果[13]。 齿轮系统动力学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5350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