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概述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19世纪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在中国,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柴”。他是中期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浪漫主义时期是小提琴在技术上以及艺术风格上都达到顶峰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小提琴流派众多,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使小提琴演奏艺术高度进步与成熟。柴科夫斯基的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涉及的创作领域也是相当广泛,在交响音乐,戏剧音乐,歌剧,钢琴等创作领域,都有大量享誉世界的作品。在协奏曲方面,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其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其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在当今许多大型小提琴比赛中是必拉曲目,也是许许多多小提琴演奏者深深喜爱的一部作品。它与柴科夫斯基的另一首《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以光彩夺目的旋律和高难度的技巧闻名,并开拓了俄罗斯浪漫主义协奏曲的道路。多数的小提琴协奏曲是很难让人们去理解他的创作意图和音乐内涵的,而同样是纯音乐作品,柴科夫斯基的这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具有极其丰富细腻的情感,饱含着人性的色彩,柴科夫斯基具有强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他的作品充满了俄罗斯的民族气息,这与他年幼时期的乡村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也与他多愁善感的性格息息相关,他的童年教师曾评价他是一个敏感脆弱的孩子,需要十分小心的对待,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作品总能触动人心。
这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经常被人们称之为阳光与忧郁的结合体,笔者认为这与作曲家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时正值政治黑暗的统治时期,沙皇的专制制度黑暗腐败,整个社会都弥漫着悲剧的气息,对于那个时代的作家例如托尔斯泰来说,他可以用犀利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怀,对于柴科夫斯基来说,音乐就是用来倾诉心灵的最好武器,他用音符谱写出代表自己心声的旋律,有谱写祖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乐观情绪,也有对人民与祖国关心的忧郁之情。音乐是独特的,它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带给每一个人细腻丰富的感受,所有的情绪汇聚在一起就是那深沉的爱国情怀。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常带有忧郁色彩的原因也与他的情感生活有关,一段不幸的婚姻导致他一直限于痛苦之中,又因为创作与教学工作的双重压力,使他承载着沉重的精神负担,那时,梅克夫人给了柴科夫斯基巨大的精神安慰,两个人在1877年建立了通讯友谊,梅克夫人十分欣赏他的音乐才华,为了能使他潜心研究专心创作,梅克夫人每年在经济上给予柴科夫斯基6000卢布的资助,这使得柴科夫斯基在这期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也是他取得最辉煌成就的时期,1878年的春天,柴科夫斯基在瑞士湖畔的一个美丽小镇修养,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景色再一次打动了他敏感多情的一面,他用极其丰富的旋律描绘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自己的种种情怀,歌颂了生命的美好与坚强与对俄罗斯民族的热爱,由此创作出了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一传世经典。
二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作品分析
本章将从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音乐结构和音乐风格两个方面对作品进行细致地分析,使演奏者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该作品。
(一)音乐结构分析
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分为快—慢—快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采用传统的奏鸣曲式结构,4/4
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演奏分析(2):http://www.751com.cn/yinyue/lunwen_4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