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研究方法
1.人类学田野调查法
民俗文化研究不是闭门造车,它需要我们用眼睛、用耳朵、用嘴巴、用手、用心,去观察、访谈、记录、感受和体会。三林刺绣工艺是一种活的文化现象,没有什么可以取代只有通过亲身体验,这就需要一个完整的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由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奠定,是民俗文化研究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而田野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途径,将零零散散的民俗资料转变成成熟的文字,将实践的经验提升为理论并加以概括” 。田野调查最大优势在于它的即时性和可靠性,研究人员通过访问调查可以直接的、具体的、生动的获取信息。通过实地调查,亲身感受并获得第一手资料是我后续研究的必要前提条件,在民俗文化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此法获得浦东三林刺绣工艺相关知识和信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系数相对较低的方法。
2.社会学调研方法
辅以社会学调查中运用观察、询问等方法直接从三林绣娘的社会生活中了解情况,记录事实和数据,为研究女性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对她们之间的关系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第二章 三林刺绣的基本概况
2.1 三林刺绣的发展历程
三林刺绣,古称“筠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料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民间工艺。
刺绣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其发展的历史久远,据《尚书、虞书》载周朝天子衣服上所绣的日、月、星、辰、山、龙、虫等十二章服为最早记载。在距今二千多年的长沙马王堆中就有出现,前秦王嘉《拾遗记》载,吴主孙权的夫人,曾经做《列国图》的刺绣,且在方丝绸上写了刺绣内容的特征,当时的人称她为 “针绝”。刺绣不仅仅作为装饰品,而且在社会军事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刺绣经过汉唐地发展,又延续到宋,元。
到了明朝,三林为浦东重镇,百姓的财物丰帛,人才济济。明正德年间,赵伦中举,嘉靖二年考中进士,他与她的妻子陆氏一起去四川。他当官期间,陆氏曾传授当地百姓如何刺绣,并吸取适用于刺绣的一些“蜀锦”艺术和刺绣的创新之处。基于赵伦夫妇的功绩,四川内江百姓,刻石颂德,称陆氏为“绣母”见清张端木的《西林志略》。明嘉靖末年,潘恩的儿子潘允亮与顾明世是认识很久的同学,常常来往。潘允亮的妻子非常喜欢顾绣的技艺,认真学习并传给自己母族的亲戚,此举对三林本土刺绣影响很大。四乡妇女深得她的遗韵,以线细,行针密阵法多样,色彩丰富,精致细腻。她们用手中的针线,描绘了自己对美好的理解,不仅淳朴秀丽,色彩丰富,更寄托了其美好生活的祈求,古老的绣品蕴含了大量纯朴的民俗文化信息。
1910年,清政府在南京举办了“南洋第一劝业会”,三林镇富商汤学钊曾邀请艺人选送刺绣展览获得好评,三林刺绣声誉传到海外。民国初年,林锡旦曾在《南洋劝业会中的工艺美术品》中写道“刺绣为美术馆一大宗出口获奖众多”。
自从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来华的洋人很多,城内普遍设有“白货作场”,大多以刺绣成衣为主,以此迎合洋人的需求。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凭借刺绣闻名的杨林宝女士在吕班路38号的出租房内与汤生、开泰、永泰公司签订协议。因杨氏保证质量,交货迅速且对工艺的不断改进,推陈出新,获得外商称赞,而三林四乡妇女大都因为杨氏工价公道,靠此谋生的人众多。
随着刺绣业的不断繁荣,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孙金銓、陆桂银等在康定路560弄16号创办了旗美公司,雇艺师,带徒弟,根据客户的要求在绸布上描绘花纹,设计图案,分给大家刺绣,形成一条龙服务。 浦东三林刺绣工艺之田野调查(3):http://www.751com.cn/yishu/lunwen_11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