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浅议山水画中的“留白”+文献综述(2)

时间:2018-08-10 10:17来源:毕业论文
留白,是一种藏境的手法。李可染在谈到山水画的创作时说:可贵者胆,所要者魂。[2]这里的魂也就是意境的意思。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没有意境,一幅


留白,是一种“藏境”的手法。李可染在谈到山水画的创作时说:“可贵者胆,所要者魂。”[2]这里的“魂”也就是“意境”的意思。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没有意境,一幅作品就不算成功,其中“留白”便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造境”手段。
“留白”又称“余玉”[3],是说这里的白并非无用之白,它如玉一样珍贵,有着玉一般澄澈清明的特性,象征着空灵之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留白”与儒释道精神也是密不可分的,儒释道精神的注入,大大丰富了山水画“留白”的精神内涵,与古代哲学家们所说的“画道”和谐统一。
儒家提倡中庸思想,追求适度,强调人要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给我们提供了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儒家思想的传播也深深影响着画家的精神内核,使画者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品性修养。《易经》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与山水画中黑白相生是一样的道理,无阴即无阳,无黑即无白,反之亦然,阴与阳相克相生,相互对立而又彼此统一;禅宗,它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产物,其理论核心是“见性”说,本质上是要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自由和解放。南宗始祖王摩诘,总以一颗平和的心,感悟大自然的甜美与朴实,他的作品是以一种极为简洁的方式来营造空灵与美的意境,传闻他的画风也自然总流露出一种宁静修远,空寂闲然的情态[4];道家讲求清静无为,《老子》中宣扬“有无相生”,这就告诉我们“无”因“有”而生,所谓“无中生有”便是此理。
此外,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家们所提及的“以无计有”、“虚实相生”,这里的“无”和“虚”实际上都是“白”的代名词。“无”和“虚”并非没有,不实在,它是一种看不见的“有”和“实”,如同太极图一般,有争有让,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它需要观者的身心体会,需要观者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不然很难与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产生共鸣。
白,象征着纯洁、无限,象征着清白,与黑对立统一,老子最先提出:“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于是就有了“计白当黑”、“知白守黑”的论断。无黑即无白,绘画用的墨色越是浓黑,留白的地方就越是显得白,两个因素是相互存在的。但是在画中灵活应用“留白”并非易事,它需要画家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卓越的绘画技能,以及对艺术极高的修养。
“留白”是思想传达的媒介,是情感语言的符号,是画家精神表达的重要形式构成。在布置“留白”的时候,画家心中就应该有所定数,并带有内心的情感去处理它。这样,观者在观看这件作品的时候,才有可能体会到画者的情感。
“白”为画中气眼,黄宾虹就“留白”一法说:“作画如下棋,需善于做活眼。”[5]这里的“活眼”也就是气眼,它有解结,提神的功效,给画面施以灵气,给观者以喘息的余地,否则画面就漆黑一片,观者也会感觉疲惫。所以,想学习好山水画,就务必要学会留白。

二、“留白”的整体布局与取舍
那么该如何去留白呢?下面首先谈论“留白”应该注意的问题。
清代张式认为:“空白,非空纸。空白即画也。”[1]也就是说“留白”并非不是画画,更非无用功,它需要画家去苦心经营,预先安排好它的位置与形状,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才可得的。“留白”留的好,可以使画面更加有韵,相反,则会使画面显得死气而无生机。 浅议山水画中的“留白”+文献综述(2):http://www.751com.cn/yishu/lunwen_2111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