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典家具发展到明代,达到了它的高峰,各方面取得丁极高的成就,是我国古典文化和生产技术的重要遗产,但这部分文化遗产长期以来没被人们所认识。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审美方面与家具的结合
(一)建筑 我国古代的家具与建筑造型,不仅同出于木构架结构,同时在制作方法上也是一脉相承的,首先就是卯榫结构。这一制作方法具有高度的、精确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卯榫结构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创造。早在七千余年以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氏族社会的遗址中,就已发现建筑的卯榫构件。
家具的腿与建筑的柱
家具的腿子与建筑物的柱子也是同出一源的。根据我国传统的木构架建筑结构,凡是立柱都有“侧脚”与“收分”。“侧脚”就是柱头要向内侧微微倾斜大约百分之一,“收分”就是柱头与柱脚呈上细下粗的趋势。
图例:
柱础是承托建筑物梁柱的底座,自有木结构的建筑以来,就有与柱身相同的,或圆或方不同形状的柱础。庙宇与道观中的柱础与住宅的柱础不同,庙宇与道观的柱础采用莲花柱础、覆盆柱础、莲花卷草柱础等。住宅柱础则随人所愿,我们在许多民居建筑的柱础上,看到了许多家具造型的柱梁枋和柱子的相交处,也使用替木(雀替)予以支托,家具的牙子与建筑的替木,两者是同出一辙的。
图例:
牙子在椅、凳上的应用
牙子在椅、凳中无处不见,不论是灯挂椅、南式官帽椅、四出头官帽椅、圈椅、交椅或玫瑰椅等,其横木与立木的交角处都可见牙子,是搭脑另外,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一腿三牙”的做法,就是腿子的正面与侧面,腿与台面角上,各有一个牙子,所以叫做“一腿三牙”与后腿的交角处所使用的牙子。
图例:
综观家具与建筑,确实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家具的造型取之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大木架结构,建筑的梁与柱体现在家具的腿与枨上,其形态、功能都是相同的。
(二)家具的卯榫与建筑的卯榫不仅原理一致,就是具体做法、名称基本上也是一致的,可以说是同出一辙。
(三)家具的腿子所采用的“侧脚”与“收分”的做法,也是建筑上的操作原则,那百分之一的微微倾斜可以说是建筑的法规。在巨大的建筑物前,我们也许看不清那百分之一的微微倾斜,但是家具中的微微侧脚和上细下粗的微微收分,让我们一目了然。
(四)家具上的各种装饰牙子来源于建筑的替木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家具的牙子大大地丰富了母体的原有形式,家具上那些千姿百态的、用途广泛的花牙子,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家具的特征之一了。
(五)家具的各种围子和棂格与建筑中的各种棂格,至今难以断定哪个为源,哪个为流,我们最早所见战国时期的大床上,已经使用了方格形的床围。当然,在以后的发展中,建筑上的各种门窗棂格已经变化得极为丰富和精彩了。尤其是明清时期,建筑门窗的棂格图案非常丰富,非常精彩。其中常见的山字纹、云纹、冰裂纹、与字纹等,在家具上不仅常见,而且两者名称都是一致的。
(751)家具的束腰来源于佛教的须弥座,然而家具的这一借鉴和吸收并未停止在模仿上,聪明的木作工匠们,取须称座的中部,创造出新的家具形式——箱形结构。这种箱形结构用于坐具和卧具,自晋以后频频出现,成为流行的家具式样。家具工匠们又取须弥座的束腰形式,进而创造出一个新颖的、多彩的束腰家具家族。家具与建筑的关系,真可谓密切、悠久,历史渊远。千百年来,家具与建筑互相依赖、互相借鉴、互相吸收、互相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化。 明清家具的结构审美+文献综述(5):http://www.751com.cn/yishu/lunwen_2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