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的山水画多反映了《石涛画语录》中所阐述的绘画理论。从历史来看,石涛《画语录》的影响和评价是高于他的艺术作品的。尤其是“一画之法”,强调个性抒发,影响了后世非常多的艺术创作者。石涛的画作证实了他的画论,他的画论又反映了他的绘画实践。从《中国山水画史》中对石涛《画语录》的分析来看,他的绘画观念主要是从绘画感受、绘画理法和绘画境界等几个方面来表现的。
石涛强调感受,说:“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而后受,非受也。”提出面对自然应该先有感受才有认知,先有认知再去感受,便不是真实的感受了。对于艺术创作而言,这应该是相当珍贵的体验。石涛的绘画实践和绘画理论大都应该来自于对自然和艺术创作的感受,从而谈到“法”,一开始便说:“……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这里所谈的“一画”为石涛之后的绘画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石涛对画中“法”的理解皆求一个“己”字,不受程式规则的约束,由心而发,自用自法,所以石涛发出感慨:“我自用我法。”还说:“夫画者,从于心者也。”绘画乃是精神产品,是创作者精神世界的物质再现形式,寄托了创作者的情感和精神,必当“从于心”才能在创作过程中找到自我,创造出属于自我的审美作品。
除了画理感受和具体技法的阐述,石涛在《画语录》中最后四章也谈了更高深的境界问题,提出对自身品学人格的蓄养和修为,要做到“远尘”和“脱俗”,这就概括说明了绘画作品的意境和作者本身的关联性,人的境界高了,画的境界自然也就高了。石涛的画多变,恣情纵意,也跟他自身经历和丰富的心理变化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
二 意境说
对于一个山水画创作者来说,作品的经典往往是通过“造境”来体现的,不同的意境,也是画者精神世界的展示,使得画家在自己的山水世界中寻找一种心灵的寄托,千万里的追寻,创造出属于自我的表现手法与题材,以及逐渐积累的对于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审美趣。中国山水画的造境是个人精神的沿伸源!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通过对物象的营设和笔墨技法的烘托形成浑然天成的境界,拓展着山水的地域概念。在不断的创作中,反映出鲜活的生命观念和深邃磅礴的造化意识。石涛《画语录》中了法章有言:“法无障,障无法。法自画生,障自画退。法障不参。而乾旋坤转之义得矣,一画了矣。”这就表明了画法应源自于创造,由心而发,明悟了这方面也就没有了障碍,意境自然也就有了。
《易传》中提出了“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主张,指出当言语无法充分表达心理状态时,可营造物象来表达其“意”。绘画作品当中的“意”是创作者进行艺术实践时必备的一种表达能力,是靠个人修养、学识以及思想品格作为支撑而存在的。“意”的表现在于创作者本身的品格优劣和涵养的高下。从某种层面来说,绘画作品中的“意”更多的是创作者的心境体现。中国画中,体现创作者的思想情感需要“意”和“象”两个部分。画作当中的“象”是创作者表达的“意”的载体,通过建立的“象”来营造并传达创作者的“意”。自然界中的“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象,有自身存在的形式及生长规律,但中国山水画创作所要求的“象”,是“象外之象”,是通过“意”渲染精神的“象”,是“意”的精华,通过艺术加工的“象”才能够与“意”进行契合,从而营造范围更广而且言不能尽的意境。中国画中“象”的存在,是画家精神和灵魂的代言,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意”,就能在作品中创造出什么样的“象”,而通过各种“象”的经营布置,营造出可以撼动人心的意境来,从而达到“得意忘象”的境界。因此,中国画不能单纯地满足于有形有限的物象,越是具体的物象对艺术创作的局限性也就越大。如果单以建立“象”为目的,则很难展现创作者的涵养和画面气韵的生动。所以应塑造“象外之象”以营造浑然天成的妙境,才能体现出画作当中“象”的美学意义和艺术价值。 浅谈石涛山水画的意境营造(2):http://www.751com.cn/yishu/lunwen_53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