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绪论
战国到秦汉时期是是隶书字体的初步形成阶段,西汉时期是隶书的发展的正体化阶段,成为当时的通行字体。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期是隶书的成熟阶段。汉代以后,其他字体的发展逐渐取代了隶书的正统地位,隶书字体趋向衰落,隶书字体虽然偶尔的被使用,但其使用价值逐渐减弱,艺术价值也相应的被人们所忽视,至明末清初,随着金石学的兴起,隶书的艺术价值重新被文人雅士所发掘与研究,一些书家致力于隶书的创作,隶书在落寞了千余年之后,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开始复兴。
隶书的笔法较之以前书体要更为丰富,特别是背分的体势和波磔跌宕起伏的变化,显示出波磔给予隶书独特的美感,产生隶书形式美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实用,隶书向扁阔的结构定型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的,大部分原因可能和当时的工具有关,在竹简上要尽可能的把字写得很大,然而书写面积有限的竹简上又要容纳一定数量的文字,于是为了节省篇幅,又要考虑到字与字之间的间距不能太挤,以便于浏览阅读,于是就将受篆书影响而保持纵向的古隶尽可能的压扁,原本下垂的波磔向左右伸展。
二是美观,篆书是引书,其用笔崇尚碗而通而且粗细变化较少,古隶中则逐渐产生了华饰性的波磔,但是波磔表现在纵势的字体上,往往使文字结构不平衡,并且下垂的波磔占用了简上大多数空间,当波磔横向延伸时,不仅不影响字形体态的平衡,反而使字的重心更加的安稳平正,在形态上更给人以美的享受。
1 波磔对于隶书的发展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1.1 秦文隶变——秦隶中“一波三磔”初见倪端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小篆,这一做法只是为了保持秦人的转世传统,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然而隶书在实际运用上已经占有优势,典型的秦隶,字形较方,波磔不多,虽然还是存在篆书笔意,但是用笔顿按,直笔多,折笔多,已经瓦解了篆书的结构由此向早期隶书转变,
隶变,指与隶书字体的产生有着连续发展线索的书体演变发展的现象,它以书写性简化为基础,最终使古文字的形体发生本质变化的变革。在隶变的早期,笔法主要表现为对书写状态的再简化,还没有完全从隶体中区别分化出来,不可能产生新的,具有笔法意义的变化。在此期间,笔法的“方向”性意较浓,还达不到轻重提按、急徐藏出的审美追求,即使偶尔会出现“蚕头”、“雁尾”比较成熟的隶书笔画,也是无意中写成,还没有特地的对此类笔画系统的笔法出现。
1.2 波磔的基本形成
《汉书艺文志》曰:“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1」
卫恒《四体书势》说得较为详细:“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2」
隶书由此得名。此外隶书又称左书或史书,在秦代已由篆书圆转的笔画逐渐演变为方折的笔画,在形体上也加以省并、简化、甚至逐渐改变,但是到了汉代,隶书本身还在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由西汉早期偏于纵势的古隶演变为有明显波磔而趋向于横势的隶书,隶书才完全走向成熟化,这种习见于东汉中后期碑刻中的隶书,亦即汉代以后人们所称的“八分书”。这个演变的过程是在西汉昭、宣以前完成的。1973年在河北定县四十号汉墓出土的大 量宣帝时期的简牍,是由八分书书写而成,标志着隶书在西汉中后期已经成熟。 到了东汉末期,这种俗体隶书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新的字体——行书,其中行书的捺画一改隶书的波磔写法,之后这种行书经过书家加以规范整理,将横画收笔加重了顿势,保留了行书中的尖撇和钩挑,使笔画不相连带,从而演变为楷书。 浅析汉隶中“一波三磔”的用笔及体势(2):http://www.751com.cn/yishu/lunwen_61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