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丰子恺儿童题材漫画审美思想及绘画形式的形成
丰子恺儿童题材漫画非常丰富,绘画形式的形成和漫画中体现的审美思想来自于三方面:民间艺术的熏陶—石门湾、传统文化的师承—李叔同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竹久梦二。
2.1 民间艺术对丰子恺审美思想的影响
石门湾是丰子恺的故乡,丰子恺从小深受浙西民间艺术的熏陶,浓郁的民间艺术让丰子恺美术研究的心开始萌芽,与美术产生深厚的缘分。丰子恺家桃花坞式的“六神牌”套色木版画、拜年祭品盘上精致的剪纸作品、竹子做的玩具竹龙、泥塑猫都深受丰子恺的喜爱,多才多艺的丰子恺还会玩用芋艿或番薯刻印版、买模型印泥人等各种艺术游戏。丰子恺说过:“更规模的诱导我美术制作的兴的,是迎花灯。”多样多彩的花灯给人带来极大的兴趣以及充分的视觉效果。俗话说得好: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丰子恺接受民间艺术的熏陶远不止这些,丰同裕染坊一直是儿童丰子恺经常出入的地方,他总会取出颜料描色彩画,或是为书上的单色画着色,从小生活在这样传统文化浓厚的地方,接触与艺术息息相关的人和事,培养了丰子恺自己的审美观,审美观也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也难怪他的彩色漫画用色大胆,印染风格特有的“敲花”的神韵经常跃然纸上了。丰子恺把各种民间艺术看做视觉的粮食,民间艺术最有力地激发了他研究美术的心,艺术游戏让他感受到艺术创作的乐趣。此后的丰子恺一直没有放弃吸收民间艺术寻觅“视觉粮食”的兴趣。
2.2 李叔同艺术思想对丰子恺绘画风格的影响
1914年的夏天,丰子恺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浙江省崇德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校,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他遇到了李叔同——与他因缘最深的良师,李叔同教授他们用木炭描写石膏模型,这让丰子恺对颜色和线条都不再只是兴趣,意识到必须正确研究美术的学问,跟着李叔同学习画素描、搞篆刻。丰子恺在艺术上的每一次进步李叔同都能注意到,他评价丰子恺:“你的画进步很快!在我教的学生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快速的进步”,一语惊醒梦中人,丰子恺因为这句话,开始打定主意专注于绘画,成为李叔同重点培养的学生之一。之后李叔同还经常为丰子恺开“小灶”,并告诫他“有艺术的心儿没有技术的人,虽然未尝描画吟诗,但其人必有芬芳悱恻之怀,光明磊落之心,而为可敬可爱之人。若反之,有技术而没有艺术的心,则其人不啻一架无情的机械了”。可以说是李叔同将丰子恺领进了美术的殿堂,提高了丰子恺的艺术素质,让他获得一双审美的“慧眼”。
2.3 竹久梦二对丰子恺绘画风格形成的启示
丰子恺早年留学日本,在日本留学期间,对他而言最大的收获是接触到了竹久梦二的早期漫画作品,尽是一幅幅用毛笔勾勒出来的简笔画,他被书中寥寥数笔、酷似速写、新颖别致的小画吸引住了,于是丰子恺开始倾心于竹久梦二,他发现“竹久梦二的画,其构图是西洋的,画趣是东洋的,笔法是东洋的,自来综合东西洋画法,无如梦二先生之调和者。他还有一点更大的特色,是画中诗趣的丰富”,这让丰子恺对绘画有了新的认识,原来可以用毛笔表现简洁的造型,描绘当下的人间世相,进入一个新的、诗意的艺术世界。寥寥数笔散发着独特魅力,感动眼感动心,至此新的审美观形成了。回国后,丰子恺以极大的兴趣模仿竹久梦二的画风,画出了一批如《穿了爸爸的衣服》、《一江春水向东流》、《用功》、《遐想》等作品,竹久梦二的作品让丰子恺感到惊喜,以西方平面和东方线条为主,并结合中国传统艺术,结合自己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精湛圆润的书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漫画风格。 浅议丰子恺儿童漫画中的情与味(2):http://www.751com.cn/yishu/lunwen_64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