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求更好的居住环境,为了逃避城市典型的非人性化水泥牢笼带来的压迫感,人
们越来越希望远离喧闹的市中心,逐渐向纯朴、自然的郊区以及别墅环境靠拢。在城
市化进程愈演愈烈的今天,景观设计已担负起修复被破坏的人类居住环境和日渐贫乏
的精神家园。本文将从“美之国”别墅景观设计的课题着手,对别墅景观设计的意境
进行深入的探讨。
2 研究意境的意义
2.1 意境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提到[1]
,意境一说最早可以追溯到佛经。佛家认为: “能知是
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玄即真” 。这就是说凭着人的智能,可以悟出佛家的最
高境界,即后来人们所说的意境。王国文在他的文章《人间词话》中提出: “境非独
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
谓之无境界” 。其实概括的来说,一切艺术作品,也包括园林艺术,别墅景观在内,
都应当以有无意境或意境的深邃程度而确定其格调的高低,和设计的水准。
中国人对于意境的追求,在书画方面最为突出.“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西南
北,宛而在前” ,要求画面做到“收敛众景,发之图素” , “囊藏万里,都在阿堵中” 。
古代文人墨客在欣赏自然时,不自觉地将感情融入到景物中, 借景抒情, 情景结合。孔
子说的“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 这句话就勾勒了自然与人的品行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这些艺术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写意,它不仅是还原原貌,而是加入了
作者的主观感受。在古代,画家,诗人,书法家遍游名山之后,他们想要把这种意境
转移到有限的庭院空间几乎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艺术创造(图 3、4) ,
像绘画那样把对于自然地感受用写意的方法再现。人类本就是自然地一部分, 在亿万年的演化过程中, 人类不仅从自然中分化出来,
并且还有了高度的物质、精神文明,但是人类永远脱离不了自然环境。纵观我国园林
景观史,有宅必有园, ,最初人们不仅在住房的周围建起篱笆、墙垣,并在院内种植花木,或饲养家禽,可以说这就是最原始形态的庭院。
2.2 关于意境的理论参考
2.2.1 “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是我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2]
,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是由宋代的文
学家提出,萌生于西周。虽然,现代大家对它理解不一,儒家,道家,佛家,各有各
的解释,但公认的理念就是:人与自然的融合,和谐相处。对于园林创作评价最高即
“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之一。
2.2.2 环境行为学
邱吉尔的名言:“我们塑造了环境,环境又塑造了我们” ,简单言之,就是环境影
响人,环境造就人,环境改变人。人和环境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欧阳修在颍州(今安
徽省阜阳市)府当长官的时候,有位名叫吕公著的年轻人在他手下当行政助理。有一
次,欧阳修的朋友范仲淹路过颍州,顺便拜访欧阳修。欧阳修热情招待,并请吕公著
作陪叙话。谈话间,范仲淹对吕公著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在欧阳修身边做
事,真是太好了。应当多向他请教作文写诗的技巧。"吕公著点头称是。后来,在欧
阳修的言传身教下,吕公著的写作能力提高得很快。记得哈佛大学一位教授用一群大 别墅景观设计的意境探讨+文献综述(2):http://www.751com.cn/yishu/lunwen_7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