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 技术的发展历程可按 10 年为期划分如下:
1941~1950年。雷达的应用催生了RFID技术,1948年奠定了RFID的理论基础;
1951~1960年。早期 RFID 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
1961~1970年。RFID 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
1971~1980年。各种 RFID 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一些最早的 RFID 应用;
1981~1990年。RFID 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
1991~2000年。RFID 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RFID 产品得到了广泛采用,应用RFID技术的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001~2010年。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RFID 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 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扩大;
2011年至今。RFID 技术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单芯片电子标签、多电子标签识读、无线可读可写、无源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识别、适应高速移动物体的 RFID 正在成为现实。全球RFID市场2012年的销售收入将从2007年的38亿美元增长到84亿美元。
随着 RFID 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RFID 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应用于车辆自动识别电子收费系统、公共交通、医药、零售、物流、金融等领域。
RFID早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当中,其中包含以下领域:
物流:物流过程中的货物追踪,仓储应用,港口应用,邮政,快递。
零售:商品的销售数据实时统计,补货,防盗。
制造业: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质量追踪,自动化生产。
医疗:医疗器械管理,病人身份识别,婴儿防盗。
身份识别:电子护照,身份证,学生证等各种电子证件。
交通:高速路不停车,出租车管理,停车场管理,铁路机车的识别等。
畜牧业:驯养动物,畜牧牲口,宠物识别等管理。
军事:弹药,枪支,物资,人员,卡车等人员物资的识别与追踪。
1.7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介绍了 RFID 的工作原理、ISO/IEC 技术标准和EPC Global技术标准,了解了RFID技术的功能、分类、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运用AT89S51单片机和射频收发器CC1100,设计了一种简单的价格低廉的阅读器。画出阅读器各个部分的硬件电路图,并设计出总电路图。
对所设计的阅读器具体工作过程(初始化,发送,接收)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程序的详细流程图,最后对单片机与PC串口的通讯部分进行了编程设计并利用PROTEUS等软件进行了仿真。
2 阅读器硬件电路设计
2.1 阅读器工作过程
本文采用固定式阅读器设计,由PC、9针RS-232串行口电路、电平转换模块MAX232、单片机AT89S51、射频收发模块CC1100及天线组成一个完整的阅读器,总体框图如下所示:
图2.1 阅读器工作原理
阅读器工作过程如下:
PC控制程序通过 MAX232 转换成TTL电平后向 AT89S51 发送命令;
AT89S51 通过 CC1100 向阅读器发送命令;
阅读器根据 PC 控制程序的命令通过电磁波发送,对标签进行操作;
阅读器把读到内容传送给AT89S51 单片机;
接收到的内容通过 MAX232 转换成RS-232数据发送回PC。 AT89S51射频识别阅读器设计+仿真电路图(4):http://www.751com.cn/zidonghua/lunwen_5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