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电动汽车的用户分析15
4.1 电动汽车的用户群分析 15
4.2 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目标用户认知特征 16
4.3 用户分析研究结论 20
4.4 本章小结 21
5 电动汽车充电桩人机界面设计22
5.1 电动汽车充电桩人机界面布局设计 23
5.2 电动汽车充电桩人机界面视觉设计 27
5.3 电动汽车充电桩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展示 30
5.4 本章小结 33
6 总结与展望35
6.1 研究总结 35
6.2 研究展望 35
致谢 36
参考文献 37
附录 39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大气污染、温室效应、全球温度上升的危害加剧,各国政府及汽车企业普遍认识到节能和减排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方向,传统汽车的节能和减排潜力已不足以满足这个要求,发展电动汽车将是解决这两个难题的最佳途径。
1.1.1 电动汽车发展由来
电动汽车最早出现在英国,1834年,英国的布兰顿演示了托马斯·戴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发明的蓄电池车。该车采用的是玻璃封装的不可充电的蓄电池,它比世界上第一部内燃机汽车早了半个世纪。在电动汽车发展初期,电动汽车被理解为由蓄电池驱动的车辆,即一个由蓄电池供电、电动机驱动的车辆[1]。论文网
1881年,法国巴黎街上出现了第一辆以可充电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
1895年到1910年是早期电动汽车发展的黄金时期。20世纪初叶,电动汽车进入商业阶段。美国首先实现了早起电动汽车的商业运营,成为发展电动汽车最快、应用最广的国家。早期的电动汽车虽然在技术水平和行驶性能上都很落后,但与当时的燃油车相比,早期的电动汽车被一致认为噪声小、无废气排放,具有无可替代的综合优势。电动汽车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对交通工具进行的一次性探索,具有划时代意义。
但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包括高速内燃机、汽车电起动等在内的内燃机骑车关键技术的相继出现,公路的发展,以及由于经济的发展对长途客货运输的需求,使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等缺陷更加明显,成为了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批量化生产的内燃机汽车冲击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到19世纪30年代,电动汽车几乎消失了。
此外,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汽车技术发展的走向,是电动汽车和汽油汽车此消彼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机动性极强的汽车在两次世界大战扮演起了越来越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各主要参战国都加紧对军用汽车技术研发。战争对交通运输工具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但这些由军事需要而引发的技术进步基本上都只针对内燃机汽车,这也是战争、尤其是长距离作战的客观需要所致。
电动汽车的自身局限性决定了当时根本无法与汽油车相抗衡。并且,电动汽车的充电也是电动汽车无法发展的限制因素,20世纪初,充电设施不普及,“加电站”没有连到电网,并且电动汽车没有使用标准电压。此外,这个时期的发电设施也没有标准化,没有标准电压。
进入20世纪60年代,内燃机汽车广泛的应用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内燃机汽车对石油有着过分的依赖,产生了一系列的政治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石油危机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电动汽车由于其良好的环保性能和能摆脱对石油的依赖,重新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2]。 电动汽车充电桩人机交互流程及其界面设计(2):http://www.751com.cn/zidonghua/lunwen_75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