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 Matrix Composites,简称MMCs)是将金属与增强体结合而成的材料。常用金属基有镁、铝、钛等轻金属,将增强体以SiC、Al2O3、Cr2O3等陶瓷颗粒形式加入金属,能使其获得高比强度、比刚度,低热膨胀系数以及良好的抗辐射、抗疲劳、导热、导电等优良的综合性能,基于以上优点,金属基复合材料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领域[1-3]。特别是铝基复合材料以其密度低、基体合金选择范围广、制造成本低、工艺多样等优点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备受关注的热点,SiCp/Al复合材料就是其中一种[4-5]。
但由于铝基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非常复杂,使得复合材料的连接要比其他材料,比如性质相同的材料复杂的多,所以研究者们在探索复合材料的道路上一直困难重重。为满足铝基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解决其连接问题在工程应用上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通常采用的焊接方法多为熔焊、钎焊和扩散焊。本课题采用钎焊的方法连接铝基复合材料,热源为自蔓延反应产生的热量。
自蔓延反应(Self-propagating Reaction)能在极短的反应时间内产生足够大的集中热量,将自蔓延反应作为钎焊的热源,产生的热可用来熔化钎料实现复合材料的连接,它具有很多优势,比如连接效率高、对母材的热影响小、热应力低[6-7],因此采用自蔓延反应进行SiCp/Al复合材料的连接能改善传统钎焊过程的很多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利用自蔓延反应产生的热量来连接材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表明,Al/Ni自蔓延薄膜的燃烧波移动速度最快可达30m/s,降温速度极快,可在几十毫秒内从1400℃降到室温[8-10],这就为测量实验中的数据,如温度场和应力场造成很大困难。随着各种分析方法,如差分法、有限元等方法的发展,焊接工作者们探索出了一种新方法来获得焊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那就是利用模拟分析技术来计算焊接热应力和残余应力。传统的焊接研究多采用实验手段的方法,但一些焊接方法用实验测量很难实现,并且无法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如本文的自蔓延法,由于反应膜太薄以及反应速度过快导致了数据测量困难。如果在航天、军工等重要的焊接结构制造过程中,由于实验测量的不准确导致了焊接结构的失败,那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数值模拟有其他测量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很多焊接过程都可以采用数值模拟技术。
下面将对铝基复合材料的钎焊发展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数值模拟技术做详细叙述,然后提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2 铝基复合材料的钎焊发展
钎焊是一种适用范围较广泛的高质量连接方法。铝基复合材料的钎焊具有很多优势,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相比起其他方法,钎焊的加热温度要低很多,所以对母材的影响也较小,在这种情况下SiC等增强体与基体的界面反应也会大大减小;与熔焊相比,钎焊具有接头美观以及能很好地适应精密结构复杂件的特点。然而增强体会阻碍钎料在木材上的润湿和铺展,降低连接质量,并且增强体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焊接的温测,由于钎焊的优劣势共存,使得它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11-12]。
近年来很多中外学者对SiCp/Al复合材料钎焊做了各方面的研究。
邹家生等采用低熔点Al-28Cu-5Si-2Mg钎料在真空中对SiCp/LY12进行了实验,该实验证明钎焊工艺、SiC颗粒的体积分数和焊后时效处理均会影响接头强度,在550℃的钎焊温度下,体积分数10%的SiCp/LY12复合材料接头强度在保温时间为3min时接头强度达到最大;随SiC颗粒的数量增加,钎焊接头的剪强度会有明显降低;钎焊接头焊后立即进行一定条件的固溶时效处理,接头强度会提高很多[11]。常玲玲等对SiCp/Al进行化学复合镀Ni处理,再分别用Al-Ni-Cu和Al-Ag-Cu钎料对处理后的复合材料进行氩气保护钎焊,实验结果表明,镀镍层与Al基反应生成Al3Ni和A13Ni2化合物,镀层也会与钎料发生界面反应生成稳定化合物,从而使接头连接更牢固[13]。Z.S.Yu对电磁场辅助钎焊SiCp/Al的机制研究表明,焊缝中偏聚随着所加电流强度的提高而减小,最后均匀分布,在0.5T的磁场强度和100Hz,70A的电流条件下,焊缝中颗粒分布类似于复合材料,接头强度最高[14]。SiCp/Al复合材料钎焊中存在的问题有:界面上生成脆性Al4C3降低焊后接头强度,颗粒表面润湿性差阻碍钎料的铺展,钎焊加热冷却过程中容易造成界面脱粘等[15]。 ANSYS自蔓延法连接铝基复合材料过程数值模拟(2):http://www.751com.cn/cailiao/lunwen_18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