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实验现象及过程分析 18
3.2.2 胺化改性树脂红外谱图分析 19
3.3 胺化改性后链接ATRP引发剂 19
3.3.1 实验现象分析 19
3.3.2 反应过程及产物的分析 20
3.3.3 胺化改性树脂链接引发基团红外谱图分析 21
3.4 实验结果误差分析 21
4 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1 绪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文明的不断完善,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树脂的研究正不断深入,离子交换树脂正朝着耐高温、高交换容量、高吸附量、以及多选择性吸附等方向发展,从离子交换树脂出发,还延伸发展了一些具有重要功能的高分子树脂材料。例如一些功能高分子试剂、还有具备离子交换和吸附作用的树脂、纤文,以及在高聚物中有固载作用的催化剂和固定化的酶等高分子树脂材料。
1.1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介绍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树脂,且带有可移动离子的活性基团的功能基,并且不能用一般的溶剂进行溶解的高分子化合物。离子交换树脂大部分是是球形颗粒物。
离子交换树脂也叫做离子交换剂,是由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或者其他聚合树脂的高分子链为骨架, 在高分子骨架的主链或侧链上连接容易与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相互作用的活性基团,进而生成高聚物。它能把溶液中的离子固定在树脂上, 达到淡化溶液的目的;相反的为了富集和浓缩所需求的微量元素,也可以把固着在交换树脂上的游离离子交换下来。在实验室中离子交换树脂可用于生产超纯水和提炼微量元素。在工业上为了淡化海水得到海水中的镭、铀等原子作为工业原料,常用离子交换树脂来富集,也可用于净化废水、废气以回收有用物质, 防止环境污染等。由于离子交换树脂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使得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
离子交换树脂是最早出现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在1935年英国Adams和Holmes发表了关于酚醛树脂和苯胺甲醛树脂的离子交换性能的工作报告,根据Adams和Holmes的研究报告发明,生产的离子交换树脂中带有磺酸基和氨基很快就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且在海水的淡化脱盐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在当时引发了高分子合成的狂潮,开创了离子交换树脂等高分子合成的科学研究新领域[2]。
磺化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离子交换树脂及交联聚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奠定了现代离子交换树脂的基础,这一树脂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具备优良物理和化学性能的。
在这之后,Dow化学公司的 Bauman 等人研发了苯乙烯系磺酸型强酸性离子的交换树脂,把这一项发明广泛的应用了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Rohm & Hass公司则进一步研制了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和弱酸性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这些开发的离子交换树脂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不止应用于海水的脱盐、精制和富集海水中用于工业原料的稀有元素,也广泛利用在药物制品的提取纯化、稀土元素的分离纯化、蔗糖及葡萄糖溶液的脱盐脱色等[3]。
于1950年左右,包括我国南开大学在内的诸多单位几乎同时研究出了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相比于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和离子交换速度,且在抗有机环境污染方面具有更高的抗性,因此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阳离子交换树脂接枝ATRP引发基团的研究(2):http://www.751com.cn/cailiao/lunwen_33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