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过分依赖微信平台的交流互动
用户形成了过分依赖微信的习惯,阻碍信任的建立和发展。在前面的微信特点中我们讨论到,微信虽“微”,却五脏俱全。尽管微信功能都洽和到位,使互动变得更加的全面。但微信始终是网络软件,带给人们地只有冷冰冰的互动体验,这就是与现实面对面的最大区别。根据图9中对微信朋友圈打理情况的调查分析,微信互动经常出现一些疑似被发酵过的虚假信息,而众多的微信用户在朋友推荐下都会参与,不管互动的朋友是否有意,当经过一次的上当,用户的信任水平就会下降,甚至影响了以后互动信任的建立。正是如此,生活中才多了“低头族”,才有了现在网络上调侃的一种“病”——睡前一定还要再刷刷朋友圈。缺少了现实互动,没有一定的信任基础就更难展开微信互动了。
(三)情境因素极容易影响信任水平
信任水平的高低,受到了情境因素的至关重要影响[13]。由于在现实交往中,人们互动时可以根据对方的肢体语言、面部神态等条件进行判断是否互取信任;但在网络上,尤其是微信环境的虚拟、不安全、匿名性等特点,导致好友间的互动缺乏了信任基础。但如果在一种情境中进行的互动,比如好友借款、刷屏拉票等拜托帮忙的事情;集赞得礼、募捐筹款等转发活动。诸如在这种情境中,若没有多大甚至没有损害到个人利益,并且还能进一步加深与好友的人际关系,那么,好友乐意帮忙或积极参与也就意着信任水平得到了提升,信任度在逐渐增强。反之,信任度不仅下降,还有可能造成反面效果。例如,在图9中,对受调者进行在对待微商刷屏的态度上调查,有23.58%的受调者比较反感并拉黑或删除好友。这样的负面的做法只能导致信任水平的下降。
四、问题对策建议
“无规矩不成方圆”意在指明法律法规的约束对于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网络互动环境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做指引才会有良好的风气和氛围。如果在微信互动中,只有新闻的炒作、公众号对某些活动的发酵、危言耸听的言论散布出来,微信用户只能持着猜疑和抗拒的态度去互动,对建立和发展信任有弊无利。另外,政府要做好网络监管的措施。即便是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发酵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一旦有这样的苗头,政府等相关部门应该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根结症状。这样,和谐、良好的情境就可以有效的促进微信互动中人际信任水平的提升。
(二)培养社交认知,增强微户的整体互动能力
信任感的增强有赖于互动过程的渐进性,亦即是互动能力的增强。但前提是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而培养好的认知能力,就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14]。社会的资源是开放的,并且非常丰富。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各类的网络社交运用的讲座,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很好的思想教育;政府的板报栏目可以添加更多网络社交的案例和教训启示,为网民们扫盲;企业在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发客户时也应该持着职业准则、基本道德去宣传或开展活动,让一对一接受公众号信息的微户们能够欣然接受和参与。微信用户对于社交软件有了一定的认知,才不至于形成过分依赖的习惯,才可以提高自身的明是非、辨真理、讲信任的整体互动能力。
(三)增强现实互动,提升总体的人际信任水平
很多研究认为,网络生活很容易使人感到孤独[15],过分地沉迷于网络上的互动,更加容易丧失表达的生动性,弱化了现实互动的能力,这也将不利于信任的建立和产生。既然微信的互动源于现实交往的强关系,并且可以在微信互动中实现延伸拓展,那么我们用户本身就应该好好利用这样的联系:走出网络,多进行现实中的面对面互动,为微信等网络上的互动增添几分趣意,增进感情,增强与好友间的信任度。例如,作为学生可以多参加校园活动,感受团队合作;作为社会青年可以约三五知己去爬山、赏花等,散散心,促友谊。人际信任水平提升了,道德素质水平也会提高,这才有利于营造舒适稳定的社会氛围。 微信互动中人际信任的调查报告问题分析(6):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1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