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高校不良的价值取向与教育氛围不利于学生创新和创造意识的培养 6
4.3 学生的惰性以及较差的人文素质不利于科技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6
4.4 不完善的人格和较差的心理素质限制了科技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发挥 7
5 美国科技创造力的培养理念和方法 8
5.1 个性化理念 8
5.2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8
5.3 “三个结合”的教育学 8
5.4 完全学分制和灵活创新课程下的课程体系 9
5.5 引导高等教育走创新之路的科学考核方法 9
6 培养与开发大学生科技创造力的可行路径探析 10
6.1 对比美国和中国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0
6.2 对大学生科技创造力培养与开发方式的建议 10
6.2.1 高中学校停止艺术和科学的划分,改革高考制度 10
6.2.2 修改课程得分方案 11
6.2.3 改革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 11
6.2.4 提高教师的素质 11
6.2.5 改革课程体系 11
6.2.6 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 12
6.2.7 科技创造力的自我培养与开发 12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15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科技人才的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大动力,不论是大到一个国家的宏观国民经济,还是小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创造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进入21世纪,社会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本质上就是各国、各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竞争。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科技进步加快,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急需具有科技创造能力的优秀人才。而在现代的经济活动中,大学与其他需要科技创造力的社会机构相比,更具有专门培养和开发科技人才的社会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应该是源源不断提供创新和创造动力的主要机构,所以大学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被指望解决社会问题。虽然我国高校自推进素质教育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状况有了改变,但许多高校的改革或停留在口头,或追求形式,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仍很深厚。在这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只重视分数和理论,而忽略了能力和实践,想象力、创造力、探索未知的勇气、独立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弱化甚至消失。这就导致了很多在校学习成绩很好甚至优秀的学生,一旦走出校门,面对社会工作中的科研问题,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怎样解决。由于缺乏创新思文和创造能力使得他们常常因为不能够学以致用而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同时企业和用人单位又因为找不到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科技人才而感到万分焦急。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针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科技创造力培养与开发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影响大学生科技创造力的因素并借鉴国外大学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提出培养和开发大学生科技创造力的对策和建议。有助于高校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造力的培养,从而使得作为人才培养机构的大学真正承担起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责任。
2 大学生科技创造力的概述
2.1 科技创造力的内涵
2.1.1 创造力的含义和特征 当代大学生科技创造力培养与开发路径探析(2):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18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