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又称创造能力,在国内外流传着多种定义。目前,对创造力的定义,还没有一个全面的、统一的,权威性的理论概括。我们认为,创造力是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由多种要素、结构组成的一种复杂的综合能力[1]。它是产生新思想、生产新知识、科学新发现和创造事物的能力。
具体的说,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开展创新活动,在多种要素和多种结构的综合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一种综合能力[2]。创造力在人类中,是普遍存在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创造力是正常人都具备的一种心理品质,每个神智健全的正常人都存在着一种变革事物的创造性潜力,而且是可开发和培养的。
2.1.2 科技创造力的含义和特点
科技创造力是把科学的思想作为指导,采取相关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取得有创造性成果的能力[3]。对大学生而言,所谓的科技创造力指的是其在科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包括新概念、新设想、新技术等。具有科技创造力的人才一般具有个性鲜明、思想敏捷、观念流畅、能力较强的特点,而我国在校大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七至二十三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虽然生理上已然发育成熟,心理上却依然处于逐渐成熟、不够稳定的发展过程中,可塑性强,好奇心强。他们视野开阔,思文活跃,智力水平较高,求知欲旺盛,而这些特征则正是大学生进行科技创造力开发的内在动力,再加上他们已经掌握了比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开始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独立地观察、分析不为他人所关注的问题,不知不觉中就进行了无意识的创造,而这种创造活动又因为他们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而带有了学术的道。而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我国不断对教育、科技体制进行深化改革,要求大学生要知其原委,要进行独立性和批判性的思考,这就使得大学生的创造活动更有目的性,创造行为也更加积极。
2.2 培养与开发大学生科技创造力的意义
2.2.1 符合形势发展要求
当代社会赋予了大学生进行科研研究与创新的时代机遇。从国际竞争的形式看,我国的科研研究和创新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和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创新的实力和优势源于掌握高科技的各种创新型人才[4];从国内发展形式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创新和创造能力也越来越重要。今天,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商品如汪洋大海,突破关税围堤汹涌而来,民族工业受到冲击,经济与科技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创新进取。事实证明:一个没有创新创造能力、不思进取的员工,随时都可能落伍;一个没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企业,必将被其他企业挤垮;一个没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国家和民族,也终将在国际竞争中遭到淘汰。
2.2.2 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科技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的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传统的学校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深远,教师循规蹈矩地教,学生循规蹈矩地学,这种学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大学生能够能动的根据各种需求,对生活条件进行创造性地改造,并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大学生应该源源不断地受到创新教育,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下意识地进行自主创新,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站稳脚跟,跟上时代的潮流。大学作为大学生成才培养的机构,应该从教育创新入手,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科技创造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出可以适应甚至引领新时代潮流的创新型人才。 当代大学生科技创造力培养与开发路径探析(3):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18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