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小城镇也常常受到一系列的批评。毕竟我国大多数的小城镇规模、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益、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等都可能令人失望,因此国家对小城镇的政策也是摇摆不定,我国小城镇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些起伏,小城镇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由于中央领导的倡议、舆论的推动,曾经有过辉煌时期。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政策明显向大中城市建设倾斜,加上乡镇企业的不景气,小城镇的建设进入低迷期。出现此类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小城镇的地位、作用乃至功能定位的不清造成的。将小城镇与大中城市在经济效益、用地效益等指标上进行比较是不公平的,毕竟前后两者本身的功能定位的出发点就不同。不能因为发展大中城市经济效益高,就扼杀小城镇的健康持续发展。事实上,小城镇和大中城市同样作为城市体系中的一员,有着各自特殊的使命和任务,我们且不可独断的只单单看一面。小城镇的历史使命与大中城市不同,小城镇存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或者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益,甚至也不是在于单纯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而是在于其作为不可替代的农村新住区,乡村地区第二、三产业发展的载体,大城市人口和产业迁移的载体,沟通城乡的纽带地位和作用。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小城镇都具有相同的地位和功能,需要充分考虑到地域差异、个性差异以及发展水平的差异来区分小城镇的发展类型。几乎所有的小城镇在沟通城乡之间都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但是大多数小城镇只能作为农村新住区,只有一部分具有条件的小城镇才有资格成为乡村地区第二、三产业发展的载体。
近年来,对于小城镇的功能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以往的研究偏重于对小城镇外部功能的研究,即重视对于小城镇在整个区域中城镇化和城镇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一般分析探讨,却忽视了对于城镇内部功能和自身类别的深层探究。
2.2.1 李新建将城镇的功能
李新建将城镇的功能,即城镇的职能分为两个方面。
a)城镇的内部功能:这是城镇自身所具备的一种能力,它通过城镇的形式要素的聚集形态和聚集力反映一种集聚的组织结构。内部功能具体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行政管理功能)和文化功能。1)经济功能包括:强化本社区的经济实力(如资源配置、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等); 为本社区的居民提供多种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实现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
2)政治功能包括:通过政府的力量为全体居民提供一个平等的竞争机会,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民主的政治气候;协调公共需求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居民的集体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促进由一个普通市民到合格市民的转化。
3)社会文化功能主要包括:促进不同阶层、不同种族和邻里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强社区成员之间的文化文系力;满足全体居民的多种社会需求(如文化、教育、娱乐、卫生、保健及社会治安等);提供完备的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
b)城镇的外部功能:是指某一特定城镇在城市体系和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可以指某一个城镇与国家城镇体系的关系,也可以指具体城镇在本区域内的地位与功能。具体可以表现为特定城镇对其他地区人口、资金、技术等资源。内外功能两者密不可分,前者需要通过与其他城镇的相互影响,产生一种“放大”作用和“乘数效应”,从而对它的服务区进行能量扩散和功能辐射。每个城镇个体自身的外在影响力取决于其内部功能。 当代中国小城镇功能定位以苏州市小城镇为例(4):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2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