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先危险分析(PHA)这一方法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如下所示:
① 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
② 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
③ 预测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
④ 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为了评判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等级以及它们对系统破坏性的影响大小,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给出了各类危险性的划分标准[14]。该法将危险性的划分4个等级。见下图4.1。
图4.1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
预先危险性分析包括四个步骤
1)调查、确定危险源。通过现场检查、比较相同事故类型等方法,找到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2),通过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还有以往发生事故的经验来确定可能事故类型。
3)根据已经找到并确定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4)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等级,便于分析以后的工作重点。
5)通过分析危险源预防事故发生从而制定安全对策。
了解和收集过去的经验和同类产生的事故因素,对装潢项目施工现场使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分析结果见表4.2。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可以得知,本施工项目存在着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等危险有害因素。
表4.1 某装潢施工现场作业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单元 潜在事故 发生条件 危险等级 事故后果 预防措施
高处作业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 1.工人作业违章
2.安全网防护或材质不符合要求
3.临边与“四口”防护措施缺陷 III
人员伤亡 1.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
2.定期对各类安全防护用品进行专项检查。
3.对临边与“四口”积极做好防护措施,拉起警戒带做好安全警示标示。
单元 潜在事故 发生条件 危险等级 事故后果 预防措施
施工用电作业
触电伤害
1. 外电防护措施缺乏或不符合要求
2. 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不符合要求
3. 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缺乏
4. 违反“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5. 电线电缆老化
6. 非电工乱接电线
7. 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丝
8. 电缆架设不符合要求
9. 灯具金属外壳未接地
10. 漏电保护器参数设置过大或者不灵敏
11. 闸刀及插座插头损坏、闸具不符合要求
12. 不符合“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要求导致防护不足
13. 手持照明未用36V及以下电源供电
14. 带电作业无人监护 III
设备损坏
人员伤亡
1.根据要求对用电设备做好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
2.定期进行电气安全检查。对每一个电箱进行安全验收。
3.按规定设备以及线路应采用与电压相符、与使用环境和运行条件相适应的绝缘,电工需定期检查、文修、保持完好状态。
4.建立和健全并严格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
5.临时用电接线端不能裸露,绝缘不能损坏,注意检测有否漏电现象,电焊作业时要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在特殊环境下进行作业要有人监护。 某工程装潢施工现场安全评价(8):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38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