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江苏省泗洪县上塘镇响马邹50名村民访谈发现:礼物在农民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礼物交换建立和维护了个体社会关系,礼物互动提高了个体社会地位和声望,礼物关系网络明确了关系的远近及强弱。但随着时代变迁,礼物的种类激增,礼金也飞速上扬,农民的经济负担日益繁重。村民苦叹“礼”重的同时又不得不跟紧礼物流动的脚步。59789
毕业论文关键词:礼物,农民,社会生活
Abstract:Through the interview of 50 villagers who live in Xiangma Zou,Shangtang town, Sihong country ,Jiangsu province .the discovery is known :gif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ocial life of farmers .Gift exchanging establish and maintain social relations between inpiduals ,Gift interactive enhances inpiduals social status and prestige,the gift relationship network measure the distance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relationship.Bu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times,in the sort of gift of gifts,the rapid rise,the increasingly heavy economic burden of farmers,they plaint gift cash is too much and had to follow the footsteps of gift flowing.
Key Words: gift,farmer ,social life
1.文献回顾4
2.研究设计5
3.礼物在乡村社会生活中的意义6
3.1礼物与个体社会关系的建立与维护6
3.2礼物反映了社会关系的强度7
3.3礼物对于个体社会地位与声望的影响7
4.礼物的时代变迁8
4.1礼物的延伸8
4.2礼物的负担9
5结论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附录13
礼尚往来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德,礼物之间的传递不仅表达了双方美好的祝福,同时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加强了人际关系。礼物也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礼物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正因为如此,自社会学诞生以来,礼物研究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社会学家们的关注。
1 文献回顾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是目前为止对中国农村礼物交换现象研究最全面的一本。阎云翔根据礼物馈赠的目的和社会关系的差异,区分了礼物的表达性和工具性,认为“表达性的礼物”以交换本身为目的,反映送礼人和受礼人之间长期形成的社会联系,而“工具性礼物”则是以功利的目的为特征。又根据场合的不同,把“表达性礼物”区分为“仪式性”和“非仪式性”;“工具性礼物”分为间接付酬、溜须和上油。其中,间接付酬是在获得关系网络的“局外人”的帮助后,通过送礼的方式来回报人情。溜须则发生在上级与从属者之间,交换的目的是私利性的。上油则是我们一般理解中的“走后门”和“贿赂”,一般只在本村以外的情景中发生。阎云翔认为交换关系都是由互惠原则来维持的。人情伦理的多样性可能造成“回”与“给”在形式、数量等方面的不平等,因此出现了互惠的多样性。另外,在等级或阶层情境下,互惠过程中获得声望的是受者而不是给者,下级送礼往往得不到上级的回礼,因此造成了互惠的缺失现象。在他看来,关系网的孕育依靠礼物交换得以实现,而礼物交换的过程必须遵循人情伦理。
赵旭东在《礼物与商品》中指出礼物的精神是集体性,也就是礼物背后隐含的相互性的责任,而商品的精神是个体性。如果说礼物的交换建立起来的是人跟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商品交换建立起来的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从礼物交换转换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就是使产权私有,使物与人分离开来,成为异化于人的商品。 礼物在农民生活中的意义及其嬗变: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65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