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n2++2PO43-+4H2O=Zn3(PO4)2•4H2O↓ (5)
磷酸盐沉淀与水分子一起形成磷化晶核,晶核继续长大成为磷化晶粒,无数个晶粒紧密堆集形而上学成磷化膜。
磷酸盐沉淀的副反应将形成磷化沉渣
Fe3++PO43-=FePO4 (6)
以上机理不仅可解释锌系、锰系、锌钙系磷化成膜过程,还可指导磷化配方与磷化工艺的设计。从以上机理可以看出:适当的氧化剂可提高反应(2)的速度;较低的H+浓度可使磷酸根离解反应(3)的离解平衡更易向右移动离解出PO43-;金属表面如存在活性点面结合时,可使沉淀反应(4)(5)不需太大的过饱和即可形成磷酸盐沉淀晶核;磷化沉渣的产生取决于反应(1)与反应(2),溶液H+浓度高,促进剂强均使沉渣增多。相应,在实际磷化配方与工艺实施中表面为:适当较强的促进剂(氧化剂);较高的酸比(相对较低的游离酸,即H+浓度);使金属表面调整到具备活性点均能提高磷化反应速度,能在较低温度下快速成膜。因此在低温快速磷化配方设计时一般遵循上述机理,选择强促进剂、高酸比、表面调整工序等[9]。
2.1.2 磷化液中各组分的作用
(1)促进剂
促进剂的作用是氧化性物质把H2氧化成H2O,加速阴极的去极化作用,提高微电池的电流密度,加速磷化;把Fe2+氧化成Fe3+,防止其副产物累积,阻止磷化的进行,改善磷化膜质量;金属离子促进剂是电位比铁正的金属盐,不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在溶液的化学作用沉积于铁的表面,形成铁-贵金属原电池,起阴极作用,并产生大量新的晶核,提高抗蚀力作用。促进剂要有一定的用量,如果用量不足,磷化反应慢,结晶粗,膜不完整;用量过多,会把溶液中的Fe2+全部氧化成Fe3+ 产生大量沉渣,甚至使金属表面钝化,难以生成磷化膜。
(2)重金属盐
根据成膜速度及膜的耐蚀性能,可考虑添加某些具有阳极极化作用的重金属盐,如MnAc2、Ni(NO3)2等。Ni2+能促进工件表面形成更多的晶核,从而提高磷化速度,细化结晶。因其价格比较贵,常加入Mn2+与Ni2+联合使用,以减少Ni2+的用量。磷化液中Ni2+与Mn2+的加入,能提高磷化膜的耐蚀性,生成的磷化膜具有金属光泽。Mn2+ 可提高磷化膜硬度,降低处理温度。NO3-与亚硝酸盐复合使用好,对膜的形成有特殊作用。NaNO2含量要控制在工艺范围,含量少,促进作用弱,磷化进度慢,含量过高,不仅磷化速度快,还影响膜层结合力,在镀层表面形成阻碍磷化膜生长的厚钝化层,膜层泛黄。用量控制在0.5g/L~1.5g/L为宜。实验证明,Ni2+与Mn2+的浓度比为1:5 。通过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选择最佳的投入量。
(3)络合剂
络合剂是几种有机酸构成,对Fe2+ 有一定的络合作用,消除阴极区的极化作用,提高界面的Fe2+浓度,加速成膜,减少沉渣生成;同时能缓冲和稳定溶液的PH值。用量少时,其络合作用不明显,用量过多,则使大量的Fe2+ 被络合生成不成晶核,减少活化点反应速度减慢产生沉渣[10]。 常温锌系磷化工艺研究(5):http://www.751com.cn/huaxue/lunwen_1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