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教师的主体性研究(2)

时间:2019-05-10 22:26来源:毕业论文
自从《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后,很多学者以及在职老师都在研究并且进行实践,但是成效并不是很显著。笔者以为,推


自从《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后,很多学者以及在职老师都在研究并且进行实践,但是成效并不是很显著。笔者以为,推广生本教育不等同于完全地以学生为中心,而放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儿童虽然具有学习的天性,但是如果离开了教师的启蒙,学生的学习会很难进行。 发展生本教育就是要改变师本教育中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将教学转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真正的双边活动,坚持教学过程的“双主体论”。
一、生本教育和教师主体性的基本内涵
(一)生本教育的内涵
生本教育是由郭思乐教授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同时它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好学而非教师好教,即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生本教育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2] ,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不难看出,这是一种对学生生命高度尊重的教育。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包括:“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这三个理念准确地反映出现代教育的需求和趋势。
 1.一切为了学生
生本教育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人要生存,就要学习。在人一生的生存过程中我们必然要面对各种新事物、新环境,唯有学习才能让我们去了解、去适应它们,才能让我们尽力去克服生命中可能出现的挫折,才能让我们作为人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的价值就在于让孩子们更好地生存,更好地发展。
2.高度尊重学生
人具有学习的天性,人生来就是主动的学习者。学生在属于他们的纯真世界里,对于学习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就像还是儿童的时候,他们对于生存世界的适应性并非由成人所教,而是来自于与生俱来的天性。因此,于孩子们来说,教育就是激活他们潜在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学校的怀抱中认识自己,看清自己,以进行有选择的学习。生本教育倡导教育应尊重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经验。
3.全面依靠学生
生本教育认为,学生身上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强调依靠学生的内在潜力进行教育。借助学生全部的内在力量,包括既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可以托付于学生的那一部分托付给学生,使“生命调动起自身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生命会从中受到鼓舞,从而收获丰满和充实地人生”。[3]
(二)教师主体性的内涵
 要理解教师主体性的内涵,首先我们要对主体以及主体性有一定的认识。主体在哲学意义上来说,是与客体相对应的存在,指的是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是客体存在意义的决定者。而对于主体性内涵的界定,国内国外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说法。在西方近代哲学中,理性主义哲学家认为人是思文的主体,从思文的主观能动性这一方面去理解主体性,而非理性主义哲学则是从人的情感、意志、直觉等来理解主体性。目前我国学者有人认为:“主体性是人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4] 还有的研究者认为:“所谓主体性,也即是能自觉认识、掌握、超越各种现实客体的限制和制约,能在与客体关系中取得支配地位,能按照自主的目的能动地改变现实客体的一种人的特性。”[5] 虽然说法不一,但是我国学者对于主体性的认识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立场,即在认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能动、创造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教师的主体性研究(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3314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