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动目标预设是幼儿达到预期的发展结果,能够保证教育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教育活动的效率。活动目标可以为教师选择活动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科学评价活动成果提供有力根据,也可以帮助幼儿明确学习方向。在幼儿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对幼儿教育活动目标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重视活动目标的实现。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预设存在的问题
在写本论文之前,笔者通过对幼儿园的教师进行访谈来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预设的实际情况。并且制定了教育活动观测与评价表,通过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观察,发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预设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活动目标预设难度过大
任何活动的设计都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这是幼儿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常常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目标定得太高,难以实现。如在小班数学活动《接下去铺什么》中,教师把活动目标预设为:“1.让幼儿明白物体的排列规律,掌握物体排序的方法。2.让幼儿按照活动规则,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手动排列出几何图形。”由该预设目标可以看出这样的目标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难度太大,教师在活动中一边给幼儿讲解一边示范操作,把图形按照顺序一方一圆进行排列,并请一个幼儿按照之前的顺序排列,但该幼儿对老师呈现的排列规律不理解,所以只能机械地按照老师的范样操作。《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小班幼儿应该达到的数学认知目标为:“1.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2.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是5-6岁的儿童应该达到的数学认知目标。所以这个目标对小班幼儿来说设置难度过大。另外,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对活动内容产生了兴趣,才会积极思考,并主动采取行动。显然,教师设计的数学活动难度过高不能吸引小班幼儿的兴趣,教师应尊重幼儿的特点和兴趣,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教育活动,使幼儿获得相关经验。
(二)活动目标预设不全面
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对目标的预设不够全面,就会使幼儿难以运用已有的经验参与到活动中。如在中班美术活动《我爱画》中,教师把活动目标预设为:“1.能画一个圆。2.能沿线剪下自己画的圆。”从该目标中可以看出活动虽然有两个目标,但是活动内容只从认知方面提出,而没有关注幼儿的情感和其他方面的发展。分析目标第一条中所提到的“能画一个”过于简单和宽泛,幼儿不明白应该画一个什么样的圆。中班幼儿在绘画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教师对幼儿的绘画情况也有所掌握。所以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对活动过程的具体操作来进行梳理和细化,把希望幼儿获得的新经验在目标中具体清晰地表述,这样才能帮助教师围绕活动目标顺利完成活动过程。教师预设活动目标时,过于注重对幼儿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幼儿情感等方面的培养,这种做法就是缺乏整体理念的表现,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1]
(三)活动目标预设的行为主体不一致
活动目标是教师对幼儿活动结果的预设,它指向幼儿身心发展的变化。因此,在对活动目标进行表述时应当尽量以幼儿为主体。但是有的教师预设的活动目标行为主体不一致。如在小班社会活动《我的名字》中,教师把活动目标预设为:“1.喜欢自己的名字,鼓励幼儿对老师的呼唤大胆应答。2.引导幼儿能够大胆发言,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由该活动目标可以看出第一条活动目标的前半句和后半句的主语不一致,前半句是以幼儿为主体,而后半句和第二条目标又是以教师为主体,目标陈述混乱不当。而“大胆地应答”与“大胆发言”两条目标之间又相互交叉缺乏整体性。教师应该注意在对活动目标进行表述时,不论是从自己的角度还是从幼儿的角度,目标的主语要统一,行为主体前后要一致。在教育活动中,幼儿是行为发展的主体,教师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预设活动目标,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2]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预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38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