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属于幼儿社会教育领域的内容。因此,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遵循幼儿教育的总目标也要遵循幼儿社会教育的的总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是:1.幼儿喜欢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以及游戏,在活动中表现的快乐,自信;2.让幼儿学会与同伴相处,对同伴友好;3.知道自己做法的对错,能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活动;4.喜欢参加任务,能做好自己的事情;[1]同时,这些目标也是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的目标,要靠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的活动的开展来实现目标。对于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建立幼儿同伴交往的意识;让幼儿学会与同伴相处,对同伴友好;喜欢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游戏,在活动与同伴和谐友好的相处。[2]
【案例1】
活动1:游戏《两人三足》
目标:1.探索与同伴合作游戏的简单方法,并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2.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懂得一起合作的方法。
活动2:教学活动《分享》
目标:1.体验分享的快乐。
2.能与同伴和谐、友好的相处。
活动3:教学活动《好朋友》
目标:1.通过图画书里的情景感受交往情景
2.体验与好朋友相处的快乐。
观察结果表明,往往教师在设立目标的时候缺少了幼儿同伴交往意识的培养,导致教师在游戏中缺少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意识的观察和培养,使幼儿对同伴交往意识的观念缺失。但是,在这个游戏中,却能够让幼儿学会与同伴之间共同合作、交往,养成良好的社会性品质。
(二)培养内容
幼儿园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以幼儿现有的的生活的经验和兴趣为基准,提出既与幼儿原有经验相适宜,且有利于幼儿发展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和处在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内容难易程度相适宜的活动。[3]在幼儿园中班开展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游戏,从中感受与同伴相处的快乐;二是教师根据幼儿的敏感期的发展水平,有计划的制定促进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内容。加强幼儿同伴间的交往的产生,培养幼儿对人友好的态度,教给幼儿良好的交往技能,让幼儿能够与同伴和睦相处。从而促进中班幼儿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
【案例2】焦作是A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分享日
规则:让每一个幼儿都从家里带来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其他幼儿进行分享、交换。
导入:教师提问:
1.你带来了什么时候的照片啊?(幼儿几乎都没人回答,有的注意力还在别处,有个别幼儿回答说:“妈妈告诉我这是我……岁时候的照片。”)
2.你最想和谁一起分享啊?(幼儿说出自己有的回答出自己喜欢的小朋友名字。)
过程:幼儿和其他幼儿交换照片,进行交流。(幼儿间交换照片后,交流了没两句,就开始各玩各的了。)
游戏结束后,提问:你们玩的开心吗?(幼儿好多都不回答,只做自己的事情。)
观察发现,该幼儿园中班教师在制定活动内容的时候,往往没有从幼儿感兴趣的角度出发。结果在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不是特别高。案例2中的教师就没有依据幼儿的兴趣来进行教学活动。
【案例3】有一次,两个幼儿在抢一件玩具。老师看到后,为了教给他们同伴交往的技能。就随即组织了《做客》的游戏。让小朋友都互相去别人家做客。游戏开始后,孩子们都直接去到自己好朋友的家里,到那以后就不知道该怎么进行游戏了。 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的调查(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39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