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社会交换论观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实际上是一种交换过程。在这种过程中,人们尽可能多的获得利益,并规避损失。
(3)社会规范论观点认为人类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社会对人类的各种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期望;当一个对自己无恶意的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人们应当尽可能地去帮助他。在这种社会规范慢慢形成的过程中,也无形地影响着人们善意行为的产生。
(4)交互利他行为理论认为,利人者彼时给了他人帮助,在未来的某一天,总会再得到那个受惠者的帮助。
(5)进化心理学家(Cosmides &Tooby ,1992)将自己考虑焦点放在探究人类如何来解决欺骗问题上 ,认为现阶段人类为了保证交换活动顺利进行,已经进化出了5种能力,来解决社会交换所带来的欺骗问题。这五种能力包括:人类辨别不同个体的能力、记住与不同个体过去交换经历的能力、与他人分享自我价值观、需求和愿景的能力、认识他人的需求和愿景的能力、用付出代价和利益来对不同的交换事物进行表征的能力。
1.3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1.3.1求助者因素:受害者特征
求助者作为需要得到帮助的被助者,其自身的一些特征,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其是否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
(1)付慧欣(2008)[1] 研究发现人们在遇到与自己情况相似的求助者时候,更容易伸出援手。其次,任何能够增加人际吸引的因素,如:长相漂亮、气质优雅等都会增加利他行为发生的可能,这样的求助者相较于一般的求助者更容易受到他人帮助。
(2)张向葵、盖笑松(1996)等[2]从不同年龄:儿童、青年、中年和老年人入手,研究了各年龄段人们的助人行为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结果发现,从儿童到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不管被试处在什么年龄层,都倾向于帮助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一般来说 ,就救助对象本身而言,老人、小孩、女性等弱势群体较易引发人们的同情心,从而获得更多的帮助。
1.3.2 施助者因素:助人者特征
(1)助人者的自我认知在助人行为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自我认知分为自身条件的认知和自我角色的认知。付慧欣(2008)[1]发现自我认知包括:具备助人条件、责任的自我归因、价值取向。救人者在实施助人行为之前,会对自己的能力进行一个预估,判断自己是否有把我进行助人行为,并对被助者是否有必要被救助进行预估,一旦救人者觉得被救者有被救的必要性,且自己有能力帮助他,那么助人行为就会产生。
(2)自我认知的另外一个部分就是价值取向。所谓价值取向是指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评价事物的标准和态度,这一过程的形成循序渐进,最终趋向于稳定。价值取向是个体的价值、信仰、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侯积良(1990)[3]探索发现价值取向对人的行为具有主导作用,拥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的个体,更容易产生助人行为。
(3)道德判断、移情共同作用于助人行为。丁芳(2000)[4]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与其道德判断与移情有着明显的交互作用。不同的道德判断水平的儿童在产生亲社会行为时受移情水平的影响不同。具有高道德判断水平的儿童在产生亲社会行为时受移情水平的影响比具有低道德判断水平的儿童明显。
(4)耿春秋(2014)[5]采用问卷调查法加上文献研究法就不同情境下大学生的共情、人际信任、反馈对助人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大学生的共情和助人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面对助人情境时, 高共情的大学生能够提供较高的助人行为。 地点及高地风险对助人行为的影响(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55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