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幼儿依赖性较强,自理意识薄弱
我们常常在生活及电视节目中看到,孩子在遇到困难或问题时,第一时间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向大人寻求帮助,显然,孩子对成人尤其是家人有着较强的依赖性。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如今的孩子在家中很多事情都是由家长包办替代的:孩子吃饭要喂的,睡觉要哄的,穿衣服是由妈妈帮忙的,洗脸刷牙是由爸爸帮忙的,等等。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剥夺了孩子自我锻炼的机会,而孩子也对家长的包办态度习以为常,认为家长给自己服务是应该的,逐渐失去自己动手做事的积极性,容易产生懒惰、依赖等心理,长期下来,家长若让孩子独立去完成一些事情时,孩子便会加以抗拒。
一些家长在孩子吃饭时常常会端着个碗跟在孩子后面,一旦孩子抗拒吃饭,家长便会使出浑身解数,答应孩子的各种条件,只要孩子张口吃饭。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而当遇到生活问题时,一旦家长不在身边,幼儿便束手无策,有的孩子到了中、大班甚至还不会自己穿脱衣物。
2.2 重智力教育,轻生活技能培养
现在社会,由于现实压力和对应试考试的需要,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很大部分上还是较为传统的“中国式”的教育方式。目前,我们身边普遍存在着一些重知识训练轻实际能力培养的现象,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优秀的标志就是识字多、成绩好,或是多才多艺,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尽早进行读书、写字,却忽视了包括吃饭、穿衣、个人卫生等在孩子内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家长们普遍认为,只要孩子知识掌握的好就行了,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技能弱些也不要紧,这也是现今产生许多“高分低能”孩子的原因之一。
2.3 幼儿没有掌握自理的技巧和方法,自理能力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留意就会发现,很多孩子并不知道如何进行生活自理,不知道如何照料自己,他们不能够独立地解决穿衣、扣扣子、吃饭、整理玩具以及收拾自己的物品等的问题,自理能力比较低。又或是孩子在自行解决这些生活问题上总是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有的孩子穿衣服时总会把扣子扭错位、拉链卡住;吃饭的时候在桌子上撒很多饭粒;鞋子左右脚分不清;洗脸的时候洗不干净,饭粒粘在脸上;收拾自己的物品没有条理,一股脑地塞进书包等等。这些现象都反应出幼儿并没有很好的掌握生活自理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因此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只能凭借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去做事情,没有条理性,不能靠自己的努力将自己照料好。
2.4 幼儿缺乏必要的反复锻炼的机会
很多家长在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常会缺乏耐心,孩子有时候一次做不好,两次做不好,家长们便会着急,对孩子采取责怪批评的态度。家长或者嫌孩子动作慢,或者嫌孩子做的不够好,又或者嫌孩子独立做事时会把自己身上和家里弄的脏乱等等,因此,孩子在家中很少会得到锻炼的机会。
而在幼儿园中,教师也很少为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例如,孩子们午睡起来后想要自己收拾床铺,这时候一些老师常常会让孩子们赶紧起床集合回到教室,以便有效的开展其他活动,而一些“一意孤行”整理床铺的幼儿,则可能因为耽误时间而面临老师的批评,教师的这些做法同样打击孩子想要做事的积极性。
2.5 教育目标不一致,教育要求不能够坚持下来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63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