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标的不一致性首先体现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大多数孩子在幼儿园内能够学到很好的生活自理技能,如:能够独立进餐、盥洗、睡觉、大小便等等;也能够遵守活动规则,如:游戏后整理玩具、饭前或便后洗手、有序排队等等。但是,我们常听到老师在幼儿园里这样抱怨:周末放假,周一回到幼儿园后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常规纪律等方面表现得就会不太令人满意。周末在家,孩子的很多事情都由家长代劳了,因此,孩子的自理能力又回到了过去,等再回到幼儿园的时候,便会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要求有所不适。
教育目标的不一致性还常常体现在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现在很多家庭对幼儿的照顾常常是2对1 ,3对1,有的甚至是4对1,家庭成员对幼儿的要求具有很大的不同。[3]一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较为严格,但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则较为宽松,这会使幼儿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产生困惑而止步不前,同时,也不利于良好培养环境的营造。
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一些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行为及教育目标,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耽误落实,孩子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导致逐渐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不能够被延续下去,不利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3):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63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