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后期,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发展都急需专业人才填补发展漏洞,于是三十年的教育方式多注重培养接受能力强,转换应用快的“批发性人才”,这也导致时至今日,缺乏创新意识的培养模式很难快速转变过来,可是对于时过境迁的现代中国,“世界工厂”的称谓,每年10%GDP成长,再延用陈旧的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当下新中国的发展主力军实在是不可取,世界在飞速发展,已经在科技竞争中领先的发达国家一贯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连韩国、新加坡这样的亚洲国家也已经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我们不下定决心改变现状,努力提高培养我们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不仅不能缩小,反而还会扩大,鉴于此,创新性人才培养策略,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方法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而大学生,作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最直接的动力,更应成为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成果试点的重中之重。
1 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界定
1.1 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对于创造性思维的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有学者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大脑皮层区域不停地恢复联系和形成联系的过程,它以感知、记忆、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求新性、综合性、探索性为特点的心智活动[1];也有人认为,创造性性思维是人在最佳的心理构成和心理共同作用下的思维状态,如直觉,灵感和创造想象等[2];还有的学者认为创造性思维是能产生新颖性思维结果的思维[3]。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创造性思维这一概念的界定一直都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根据张丽华学者总结的国内学者对创造性思维的定义的看法有三十种以上,综合其各种界定,发现,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大致从三个方向体现,即将创造性思维看成是一个过程、一种状态和一种结果。换个说法,就是可以把“创造”看成发现、发明、发展三种情况,发现尚未被认知的事物,发明本来没有的东西,发展已经出现但没有综合利用的创新产物。
1.2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经历阶段
创造性思维是高质量的思维活动,它的主要体现是解决新的问题,或者用新的思维方法,解决旧的疑难的老问题,它具有的特性有突发性,独创性,流畅性,新异性,创造性思维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的准备阶段,储存收集整理准备必要的资料,经验,技术等;第二酝酿阶段,消化吸收已经得到的知识经验,明确好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尝试性的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假设,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时候问题会不断的增加,有时刚提出的新的假设立即就会被已有的问题否定,但对于出现的已有的问题会牢牢的记在脑海里,随着不断的假设而不时的出现;第三顿悟阶段,即狭义的创造阶段,在长时间的思考假设,推翻假设自后,会突然奇妙的想出一种可以完美解决遇到并发现所有矛盾的猜想假设,好像突然的醍醐灌顶,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顿悟”或“灵感”;第四验证阶段,把前面想出的猜想假设,进行理论推导或实际操作来验证它们的可靠性,通过实践把猜想具体化,最终确立问题创新性的解决方法。
2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现状
根据张萌[3]等人通过《隐蔽图形测验》量表做出的一系列实验显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总体情况并不乐观,她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平均成绩与高中生常模比较,其成绩差距并不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她讨论的影响因子是流畅性,独创性及变通性,是国际上公认的影响创造性的几大因素之三。 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培养策略(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6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