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一切课程安排都按照考试比重来制定,思想品德课由于所占比重较小无法与大学科相比,因而受到挤压,这种错误的课时分配不仅限制思想品德课作用的发挥而且减少了学生实践参与的机会,长此以往,教育的弊端就会显现出来。地位的尴尬与不受重视,影响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只能讲解考试内容而没有时间进行德育渗透,这种情形导致了德育工作的不完整性,进而束缚了学生的品德全面发展。
(二)德育渗透教育具有持久性
思想品德课选择德育渗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由它的根本性质决定的,为了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在渗透中教学有助于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品德形成环境,因此渗透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渗透意着有一个过程,它是一步一步逐渐积累形成的,绝不是短时间内能立刻收到成效的办法,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某一具体量变的变化也会导致最终质变的差异。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长远的计划安排,从整体上把握全局并关注局部的发展变化。所以,思想品德课比其它任何课程都更讲究持久性,尤其对于初中生的教育要更加突出系统性和时效性,及时解决初中生遇到的日常问题并做好相关的德育渗透预防工作,才能双管齐下事半功倍。同时初中生的价值观并未真正形成固定下来,在面对社会中的各种诱惑时,可能误入歧途,这时德育渗透工作的效力才开始彰显,它首先解决一个个现有问题并向学生灌输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其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不断检验发现漏洞,最后进行弥补再教育。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受到各种因素阻碍的思想品德课无法对学生进行持久教育,它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把系统的德育安排落实好,并且由于学科地位低下,学生普遍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所以无论从客观上还是从主观上思想品德课都遇到了发展的困境。教学的高要求和需要长时间付出的持久性,成了与当下追求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的特例,因此思想品德课日益被冷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捷径”,只考虑书面成绩而忽视隐形成绩,只安排短时应急教学任务而放弃长时品德养成教育,在这种模式下成长的思想品德课逐渐演变为考试手段,它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也就更不用说其中德育渗透的效果了。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渗透问题(3):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6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