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现状
通过半年的校外教育实习,笔者在和分配到实习基地的师范生(大四学生)进行相互听课、相互评课的过程中,发现了他们(包括自己)的教学技能存在着很多方面的缺陷。
(1)教学设计不够科学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根据现代教学观、教学原理、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运用系统的方法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活动(包括过程、结构等)做出预期的、全方位的策划③。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教学设计实际上是课程实施的决策过程,它包括分析(学习需要的分析、学习内容的分析、学习者的分析)、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媒体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评价(教学设计的评价)三个过程。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整个教学的成败,而师范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会存在诸如以下的问题:教学目标的设计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佳、教学媒体的使用不当、忽略教学设计的评价等,这些似乎不重要的问题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高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2)讲解技能不够规范
众所周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论使用哪一种技能都不能缺少教师的讲解,讲解技能在师范生应掌握的所有技能中处于最基础、最重要的地位。就讲解技能的特点来说,无论采用何种讲解类型,都必须具有751项基本的、突出的教学行为构成要素,它们分别是:讲解结构、语言表达、进行调控、运用例证、调整与反馈、调控情感④。可见讲解技能所具有的复杂特性,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师范生在运用这些技能时往往会忽视细节而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例如:师范生讲课时语言表达欠佳,发音不标准,不自觉地带一些习惯性的口语,出现“啊”“恩”“好”“呢”“那么”“然后”“接下来”等。讲解内容重难点模糊不清,一堂课下来没有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或者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讲解过于直白没有启发性,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生“食之无”,上课开小差。
(3)提问技能运用不当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现代学生观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提问是以师生之间的对话进行的,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思文的发展。师范生在提问学生时存在以下问题:提问没有把握最佳的时机,教师往往不能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时恰到好处的去提问从而“达其意”“开其辞”。(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宋代理学家朱熹这样解释:“愤着,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悱着,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达其意;发,谓达其词”)。问题的难易程度掌握不够,问题太难导致学生没有自信心,问题过于简单使学生丧失积极性,没有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文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已有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不能“挑一挑,摘个桃”,也就解决不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评价形式单一,学生回答后教师通常会说:“恩,很好、很棒、不错。”这样的评价不能很好地强化学生学习,也不能给予学生真正的鼓励。
(4)教学反思能力不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也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大部分师范生由于教育经验和能力的不足往往忽视教学前备课和教学中上课的反思,并且在教学后的反思中也存在问题,例如只注重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而忽视学生行为的反思、只关注自己教学结果的反馈而忽略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 微格教学与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7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