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来是一起企业社会工作案例,但是,这也可以解释为冲突性社会距离。由于贫困的民工和建筑公司之间的冲突,而产生了广大的民工对于建筑公司的失望,导致很多行业陷入动荡阶段。这种民工和企业的社会距离,也是因为金钱直接诱发的。其实,还有类如宗教问题、民族信仰问题,都可能引发冲突性社会距离。最著名的就是“切糕”事件。切糕事件是一项冲突性社会距离。事件的本身没有涉及贫困话题,但是事件的性质却给人们对于一种饮食和民族之间产生了距离感。
(C-XL)小李是低保家庭的一名大学生,本地生源,在学校申请了贫困家庭补助,每年可以拿到学校和政府的补贴三千元。而他的室友小张是外地生源,也是通过贷款上大学的,但是他家里没有达到低保的水平,只能说是相对贫困。小张学习十分刻苦,大一每学期都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是两千元。这样,小张通过了解到小李的“不劳而获”而愤愤不平,觉得学习的政策对本地生源有所倾向。因此,二人之间本来友好的距离,现在变得渐渐疏远了。
这个案例同等以上所述,两名贫困家庭因在校的政策影响下的利益冲突,而产生了一种同侪之间的嫉妒心理。这种嫉妒心理就会给人一种利益冲突。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冲突性社会距离的产生根源是利益的冲突,如果没有利益冲突,那么也无所谓冲突。其实,更加广阔层面上来解释的冲突性社会距离,它是指不同的成因导致的冲突,而表现为某一具体的冲突性社会距离。比如说,含有政策冲突、民族冲突、宗教冲突、个人兴趣爱好冲突、利益不可共享的冲突等等。
冲突性社会距离作为以上三种社会距离的补充,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因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公平和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且,了解更多性质的社会距离,有助于更加全面的了解到低保家庭的贫困需求,这样就会多一个可能去为解决贫困挑战做出探索。社会排斥现象日益严重,关于社会排斥对低保群体的内部世界影响和折射话题,也是揭开贫困作为挑战的一条路径。
七、社会危机:低保家庭的隔离化、持续化、依赖化趋势
贫困给低保家庭带来的挑战,反应到生活层面、精神领域和社会距离,这种由内部到外部的研究思路与以往研究不同,以往的研究更加侧重于贫困给他们外部世界带来的压力系统,也没有内外结合地去看待贫困挑战问题。以上我们也说过,主观和客观的层面使得低保家庭的人际交往圈子渐变缩小,甚至缩小到类似张某的仅限于家庭内部之间。这种社会距离带来了三种性质的社会危机:隔离化、持续化和依赖化。
(一) 隔离化与夹心化危机
隔离化,指的是因为社会距离而给低保家庭成员带来的与外界社会有着一定的隔离,从而产生一种边缘化的生活模式,低保家庭很难融入正常的社会圈。也就是以上所说的社会排斥的镜像与反射。从案主经验到认知,贫困从物质压力的基点开始对他们内心生活进行腐蚀。隔离化的形式表现就是夹心化,就是指低保群体与社会群体间夹着一层隔膜,双方相互融合的地方很少,社会似乎被分成两个不相干但是相近的群体。这是十分危险的。
(C-W)王先生今年47岁,自从三年前车祸落残失业以后,就开始和妻子过着领取低保金的生活。妻子有老病根,收入菲薄,王先生渐渐感到命运不堪,常年在家呆着觉得和外界世界隔绝了,心里也觉得朋友都走远了,不再联系和关注他们。王先生就觉得,自己不该走出自己的屋子,因此拒绝人工腿,拒绝重新回到社会圈子。妻子也不善言辞,丈夫说什么就是什么,两人的生活从中年就开始变得黯淡。 低保家庭的贫困挑战:生活经验、贫困认知和社会距离(16):http://www.751com.cn/jingji/lunwen_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