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期间,火药火箭已经在陆地和海上作战中使用,但这还不是火箭弹,毁伤效果也很有限。战后,火箭发动机技术大大进步,人们根据前人基础以及战场经验,研制出了第一批火箭弹并投入二战中,用于攻击坦克、装甲车和坚硬工事,取得了良好效果。著名的有苏联制造的EM-13式火箭炮,即大家熟知的“喀秋莎”。这是一种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mm的火箭弹16发,最大射程达8.5km。该炮射击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广,是一种大面积消灭敌人密集部队、压制敌人火力和摧毁敌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欧洲、日本等国火箭弹发展也是相当迅速,如德国的R4M和“坦克闪电”Ⅱ火箭弹,日本的81.28mm和457.2mm口径火箭弹,都在二战中投入使用过[5]。二战后,各国见识到了火箭武器的巨大威力,更加重视火箭弹的研制和发展。苏联先后研制了EM-14、EM-21、EM-24和夫劳克火箭弹及其火箭炮,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又研制了220mm和300mm的大口径多管火箭炮及火箭弹。这样的大口径火箭弹各项性能指标有了大幅提升,威力和射程大大提高,其中300mm火箭弹最大射程已达到70km。由于当时技术限制,这些大口径火箭弹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而没有装备到部队中。美国沃特公司研制生产的MLRS多管火箭炮系统被公认为20世纪80年代最高水平的代表,并于1983年正式装备美国陆军[6]。中国最新研制的WM-80型273mm火箭弹最大射程超过80km,无论威力、射程、精度等在当时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至此,各国火箭弹研制技术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理论系统趋于成熟。
1.2.2 各国火箭武器现状
如今,地面炮兵已经进入所谓的“第三次技术变革”时期,各国装备的火箭武器将是一种用高新技术改进的产品与新一代产品共存的局面,轻、中、重三种系统共存的局面。
20世纪末21世纪初,美军普遍装备了令他们引以为傲的M270式火箭炮。M270式具有先进的结构,由履带发射车、发射箱和火控系统三大部分组成。该发射车由M2步兵战车改装而成,具有很高的防护能力和机动性。发射箱的设计更是突破了传统弹药装填和储存观念,不用日常文护也能存放十年之久,而且大大缩短了二次装填时间。M270还装有遥控发射装置,可以远程控制发射火箭弹。M270式配备了双用途子母弹、反坦克布雷弹、末制导反坦克子母弹和二元化学弹等多种火箭弹。使用双用途子母弹时,一门火箭炮一次齐射可抛出7728枚子弹,覆盖6个足球场大的面积。
为了与美国M270式媲美,俄罗斯推出了颇为“新潮”的“龙卷风”(BM-30式)火箭炮。之所以说“龙卷风”新潮,是因为它的模样比较奇特:12根发射管分上、中、下三排配置,上面一排4根居中,下面两排左右各两根,同时为了不使整个火箭炮过于笨重,“龙卷风”采用了轮式发射车。此款火箭弹打得远而准,威力十足。美国M270采用了稳定基准装置,命中精度已经相当高了。但“龙卷风”更胜一筹,在火箭弹上加装了自动修正系统、简易陀螺导向和燃气发生器,射击精度大为提高。“龙卷风”配备杀伤子母弹,一门火箭炮一次齐射可抛出864枚子弹药,覆盖面积近60万平方米,比M270大10倍[7]!
为了进一步提高火箭弹的性能,俄罗斯和美国分别改进了各自的“龙卷风”和M270式多管火箭炮,射程分别从70km和32km增大到100km和70km。另外,俄罗斯还研制出了名为“圆点”的火箭弹,射程达120km,远远超过当时其他国家研制的火箭弹,但它的威力和精度并未同步提高。法国将原68mm火箭弹口径增加到100mm,提高了威力和精度。伊朗陆军也研制出了射程达43km的240mm火箭炮。印度开发了射程达40km的212mm“波纳尔”火箭炮,使印军原来唯一装备的BM-21式“冰雹”火箭炮增加了一个品种[8]。去年,朝鲜试射了最新研制的KN-09式300mm火箭弹,最大射程为190km。该炮是以俄罗斯“龙卷风”为基础设计的,目前还处在研制改进阶段[9]。继美国之后,德、法、英、意四国组成MLRS欧洲制造集团,为欧洲国家制造MLRS多管火箭炮系统,另外一些国家则先后购买了这种多管火箭炮。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正计划研制本世纪初装备的MLRS“灵巧”战术火箭弹,射程预计为50~70km,该火箭弹的各方面性能将会得到大大提高[10]。 220mm60km火箭弹设计+文献综述(4):http://www.751com.cn/jixie/lunwen_2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