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公允价值会计的定义
公允价值会计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是在资产和负债在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计量。公允价值会计计量被国际上广泛认可与应用的最大理由是:其较之历史成本计量能使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金融企业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时,由于金融产品在计量时要考虑其风险,和流动性,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产品时,由于缺乏某些活跃的金融市场,风险增强流动性减弱,导致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的真实性受到影响,因此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较一般资产和负债会出现价值不公允或监管困难的现象。
二.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金融企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17个准则中运用了公允价值会计。虽然公允价值会计应用较为广泛,但在它的应用中又存在种种限制。首先,公允价值的从属地位。我国新会计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这实际上是在强调历史成本计量的重要,也间接说明公允价值计量的从属地位。其次,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例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所有投资性房地产均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是企业能够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然后在对房地产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不难从中看出,我国公允价值计量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因此,公允价值计量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满足被运用的,而是具有严格限制的。
我国在“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具体会计准则中曾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在实际应用中,企业滥用公允价值计量操纵利润的情况。公允价值最早在美国提出,当地由于公允价值滥用而闹出了一系列财经丑闻,此阶段由于公允价值的滥用而给当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此,近年来我国在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应建立健全同公允价值相关的决策体系。我们应慎重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综合考虑公平交易市场的各项影响因素,并对公允价值的取得进行合理的评估,在经董事会充分表决后形成决议,并对公允价值相关会计信息在会计报表中进行披露。这是一种从公司内部角度对公允价值进行适当限制的途径。
因为受到我国资本市场不健全的限制,非市场化的因素的影响,活跃市场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市场监管措施还有待加强。因此,一些资产和负债的计量由于缺乏完善的市场信息公允价值的取得有一定的难度。
公允价值的取得由于要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对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进行估值时,需要采取一定的估值技术,运用合理的估值模型等繁琐的手段,来剔除市场因素的影响。另外,金融机构应该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还需要有人员的支撑,认真思考会计标准与金融监管标准和税收法律法规的差异如何协调的问题,从而成立一套合理的公允价值估值程序。
三.金融企业公允价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 公允价值会计会加剧整个金融行业计量风险
纵观金融行业,金融企业公允价值会计存在很多问题。金融企业运用公允价值会计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变化情况,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虽然从宏观层面看,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未带来实质性影响,其主要原因:一:我国金融产品品种单一,汇率和利率市场化程度不够高;二:我国的公允价值会计应用较为谨慎,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从微观层面看,公允价值变动对个别上市银行的财务报表和股东权益波动产生较大影响。 金融企业公允价值会计研究+文献综述(3):http://www.751com.cn/kuaiji/lunwen_13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