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4]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能调节课堂教学活动,还能对学生行为提供指导。在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如果教师能及时给与学生肯定的、正面的、积极的评价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数学课堂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反之,学生就会感到挫败,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
4.课堂环境
教学环境是是指与教学有关,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学并通过教学影响人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教学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心理环境。
物理环境由教学设施环境、学校自然环境和教室时空环境组成。教学设施为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更充盈的物质条件,例如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普及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为数学课堂增添了活力,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数学史的演进、数学家的故事、为学生带来数学在生活中广泛运用的实例,“有声有色”地进行价值观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价值观资源。学校周围整洁优美的自然环境可以给学生带来愉悦之情,形成热爱生活的态度,污浊的空气和喧嚣的气氛不仅会对学生的身体有消极影响而且会滋长学生浮躁的风气。教室的空间环境因素包括班级规模、师生距离和座位编排,这些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有潜在影响。
社会文化心理环境主要包括班级风气与课堂氛围、情感环境和师生关系。一个班级会在长时间的合作交往中形成固定的风气,班级成员之间能否形成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对学生的价值观有重要作用。课堂上严谨认真积极主动活泼的氛围、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都会影响学生的价值标准和信念追求。
二、数学课堂中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归因
(一)数学课堂中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表征
1.教学设计形式化
新课改为数学教学设计带来了新理念,但是在笔者的观察访谈中,发现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有的教师只制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没有制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的教师直接用课程标准上的目标代替教学设计中的价值观目标,价值观教育目标表述得比较笼统;有的教师并没有认真研读教材,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设计。这些教师的教学设计内容来自网上或者教学参考书,只经过粗略的筛选就被一股脑写在备课本上。以下是笔者在课堂中观察到的实例[5]:
一位三年级数学教师在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时,参照《小学数学备课手册》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后来在本课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该教师将注意力绝大部分放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项目标的达成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被遗弃。这不是特殊的案例,有调查表明,仅45.7%的教师认为“三文目标”是不可分割的,将其作为整体实施达成。[6]
2.教学过程技术化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如果教师不能在课堂中及时抓住时刻生成的价值观教育资源,就会错过最佳的教育契机。现阶段一些教师面对学生的提问无言以对,面对学生的质疑对教材上的观点亦步亦趋,有的对学生的其他见解视而不见绕到原定的教学设计继续“走教案”。来看看下面一则案例[7]: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3):http://www.751com.cn/shuxue/lunwen_37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