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社火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地域性和基础性,表现形式丰富,种类繁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信息科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火这个延续了上千的民俗体育文化受到很大冲击。浚县社火民俗体育的项目数量也在逐年减少,技术水平逐年下降,人物的形象和着装装饰中的民俗传统文化意在淡化。这项民俗体育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上日渐衰落,百无一堪。同时,浚县社火民俗体育的各代表队的表演者,从最初的一二十岁,到了如今的四五十岁,明显在其传承上接不上轨。
(二)浚县社火民俗体育的表现形式
浚县社火民俗体育的表演主要是在每年正月的庙会上,是由鹤壁市政府大力支持、浚县政府主导筹备的浚县社火民俗体育。全县每年有28-35个社火表演团队, 由各个乡镇的代表队组成,每家代表队有2-5个不同类型的表演,每个表演都有它的微妙、独特的一面。每年的正月初九和正月十751是社火表演最热闹的两天,社火表演的队伍从早晨天不亮就在浚县县城北关集合,早上7点准时开始,有序的穿过浚县县城的北大街、东大街、南大街,最后抵达浮丘山,有跳大头舞的、踩高跷的、舞龙舞狮的、扭秧歌的,连背阁这项高难度表演,也神采奕奕地行进在上山的行列中。在山上,以代表队为整体,以每个形式的表演队伍为个体进行表演。各个表演队伍轮番登场、争相竞技、热闹非凡,让游客们看的是目不暇接。这样的表演一直持续到下午一两点钟,场面煞是壮观。
浚县社火民俗体育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大头舞、高跷、秧歌、台阁、背阁、舞狮、舞龙等。在传承和发展中,浚县的社火民俗体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火民俗表演形式。
(三)制约浚县社火民俗体育发展的因素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对当地的老者和参加社火表演的表演者的访谈和总结,得出以下几个影响浚县社火发展的关键问题点:
1.人的社会化导致的思想变化
在对孩子教育方面,都以上大学为目标,有空闲的时间也被家长安排上补习班;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对身边利益较少的部分舍去;
2.浚县社火民俗体育的表演艺术水平整体下降
现在外出打工是农村人口经济来源的主要方式,导致大量的青壮劳动力都奔向城市。而在民间社火表演中,人员结构方面是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相结合,老年人主要对社火表演作指导,以及参加对体力要求不高的表演项目,而中年人和青年人承担着舞龙、舞狮、高跷、背阁等多种大力量的社火表演角色,是社火表演队的主体。但在目前农村,留在农村本来就不多的中、青年农民,既缺乏对社火民俗体育的兴趣和热情,又缺乏对社火民俗体育的学习和继承,已经没法承担主体角色,致使民俗社火的表演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浚县社火民俗体育发展研究(2):http://www.751com.cn/tiyu/lunwen_40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