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硬化层深度和材料特点,按表3.1及表3.2,选择零件加热的比功率
表3.1 轴类件表面加热比功率之选择[13]
频率/kHz    硬化层深度/mm    比功率/kW/cm-2
        低值    最佳值    高值
表3.2生产实际应用的比功率[13]
淬火方式
淬火种类    同时加热淬火    连续加热淬火
    比功率范围/(kW/cm2)    常用比功率/(kW/cm2)    比功率范围/(kW/cm2)    常用比功率/(kW/cm2)
中频淬火    0.5~2.0    0.8~1.5    1.0~4.0    2~3.5
高频淬火    0.5~3.5    0.8~2.0    1.0~4.0    2~3.5
P。=1.2kW/cm2。
3.3  淬火面积
根据比功率的定义,还可以引伸出一个重要的概念,即同时加热淬火的最大面积Smax。它是决定零件加热方法的重要依据。
 ——变频设备的额定功率(kw)
 ——淬火变压器效率,一般取0.7~0.8
 ——淬火感应器效率,一般取0.7~0.85
 ——比功率的最小值,按表3.2选取
计算淬火面积:           
 SL= πDL                                (3.2)
式中 D——凸轮(轴承档)桃峰高度
     L——凸轮档(轴承档)厚度
凸轮档:SL= πDL=3.14×5.24×1.9=31.3cm2
轴承档:SL= πDL=3.14×6.1×3.1=59.4cm2
根据表3.3,表3.4得知该零件的淬火面积小于l00 kW、8kHz中频设备的同时加热淬火的最大面积,故选用同时加热淬火法。
表3.3 同时加热淬火及连续加热淬火的最大面积[13]
电源种类    PE/kW    同时加热淬火    连续加热淬火
        Smax/cm2    Smax/cm2    dmax/cm
机械式中频发电机(2.5kHz和8kHz)    100    128    64    20.4
    160    204.8    102.4    32.6
                
电源种类    PE/kW    同时加热淬火    连续加热淬火
        Smax/cm2    Smax/cm2    dmax/cm
    200
256    128    40.8
    250    320    160    50.9
电子管式高频设备(100~300kHz)    60    58.8    29.4    9.4
    100    98    49    15.6
    200    196    98    31.2
表 3.4 同时加热淬火时,设备容量与被加热面积的关系[14]
设备种类    设备规格    加热面积/cm2
        5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电子管式    85kW, 100kHz    
3.4  感应加热设备额定功率
计算零件加热时所需的功率:
PL=P0SL                                               (3.3)
		
- 上一篇:铝合金用钎剂组成研究+实验分析 
- 下一篇:镀锌低铬彩色钝化工艺研究 
- 
- 
- 
- 
- 
- 
- 
-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