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深基坑工程涉及土力学中强度(或称稳定)、变形和渗流三个基本课题,三者融溶一起需要综合处理。有的基坑工程,力引起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是主要矛盾,有的土中渗流引起土破坏是主要矛盾,有的基坑周围地面变形是主要矛盾。深基坑工程的区域性和个性强也表现在这一方面。同时,深基坑工程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及施工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是理论上尚待发展的综合技术学科。
1.2.2我国深基坑工程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建筑趋向高层化,基坑向大深度发展。
高层建筑的建造、大型市政设施的施工及大量地下空间的开发,必然会有大量的基坑工程,而且也使基坑的深度越来越深。深基坑技术有待尽快发展提高,以适应当前工程的需要。
②基坑开挖面积大,长度和宽度达到百余米的占相当比例,给支护体系带来困难。
③在较软弱的地基土、高水位及其他复杂场地条件下开挖基坑,很容易产生土体滑移、基坑失稳、桩体变位、基坑隆起、支挡结构严重漏水、流土以致破损,对周围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管线造成很大影响。
④岩土性质千变万化,地层埋藏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不均匀性往往造成勘察所得数据离散性大,难以代表土层的总体情况,给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增加了难度。
⑤随着旧城改造工程的发展,基坑工程的施工条件均很差,在相邻场地的施工过程中,例如打桩、降水、挖土及基础浇筑混凝土等工序会发生相互制约与影响,增加协调工作的难度。
⑥基坑工程施工周期长,常需要经历多次降雨等不同气候,场地狭窄、重物堆放
振动等许多不利因素影响,使其安全度的不确定性较大,这些都会对基坑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1.2.3 基坑工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各个城市的大型和超高层建筑大量涌现。迄今为止,全国高度超过200m的超高层(建筑已达20 余幢)。基坑工程呈现出场地紧凑、工程距离近、越来越深、大规模和尺寸大等特点。国内高层建筑地下室如福州新世纪大厦地下六层,深度为- 26.2m。建成的国家大剧院,地下室为三层,基坑深度达-32.5m。深基础施工是大型和高层建筑施工中极其重要的环节,而深基坑支护结构技术无疑是保证深基础顺利施工的关键。
目前,关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正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就计算受力性质不同主要可归为3 类:重力式、悬臂式、支撑式。经过工程实践的筛选,形成了适合于不同地质条件和基坑深度的经济合理的支护结构体系。水泥土搅拌桩和土钉墙是我国目前的5m 以内,后者乃至10m 以内首选的支护形式,土层条件好时,15m 左右基坑亦经常使用。前者既能挡土又能挡水,后者较多地应用于地下水位较低或者地下水位能够被疏干降低的场区。水泥土搅拌桩有好几种布置型式:实体式、空腹式、格构式、拱型或拱型加钻孔灌注桩,既可以浆喷也可以粉喷。土钉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支护型式联合使用。对于5~10m 深软土基坑,常采用钻(冲、挖)孔桩、沉管灌注桩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等,并可作各种布置,如需防渗止水时,则辅之以水泥土搅拌桩、化学灌浆或高压注浆形成止水帷幕,有时亦用钢板桩或H 型钢桩。当基坑深度大于10m时,可考虑采用地下连续墙,或SMW工法连续墙,并根据需要设置支撑或锚杆。遇特殊结构物(如地铁盾构的工作井、排水泵站、取水构筑物等)则采用沉井或沉箱。在建筑物基坑中也有用沉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