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城市扩展问题研究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的注意。国外的学者对城市空间扩展边界的研究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已经相当活跃了,Friedman和Russwurm根据城市城区用地的距离来简单划分城市空间扩展边界。20世纪70年代,Tobler首次利用CA模型模拟美国底特律城市扩展,为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1982年Bryant等人利用城区用地内的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值来确定城市空间扩展边界[3]。
国内对于城市空间扩展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期间大量学者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000年,学者刘盛和、吴传钧和沈洪泉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1982~1997年间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进行分析,发现了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分异规律和扩展中心和扩展轴的时空迁移模式[4];同期史培军,陈晋和潘耀忠通过遥感影像计算出转移矩阵,对深圳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和变化原因进行分析,得出驱动深圳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为开放政策、人口增长、外资涌入和第三产业的发展[5];2005年,吴宏安和蒋建军利用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对西安城区扩展加以分析,认为快速扩张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认为进行城镇扩展研究及其驱动力分析,对指导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6]。RS和GIS等相关技术和理论也推动了城市扩展研究的进步.2004年马荣华等学者利用扩展面积、扩展强度指数和分文数指数,对常熟市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镇建设用地发展规律[7];并在2007年,利用分形文数、紧凑度指数和空间自相关指数对沿江城镇扩展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区域城镇扩展的空间模式[8]。汤君友和杨桂山于2004年利用GIS空间分析法,对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进行了分析,揭示出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的时空分异规律[9]。2006年储金龙等人对南通地区城镇用地扩展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10]。马晓冬等人于2008年分析了苏州地区城镇扩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过程[11]。
1.3 目前研究的不足
江苏是我国一个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扩展速度加快,发展备受学界关注,尤其是苏南地区更被学界所熟悉并广泛研究[12]。苏北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化水平低,导致相关资料不全,研究资金投入少,研究学者研究意愿不强。苏北地区的城镇扩展研究成果不足,无法为苏北地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不利于苏北地区科学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徐州市是苏北城市之一,但随着苏南地区的产业转移和省市政策支持,徐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速阶段,城市扩展在不断增速。为了对城市规划和发展进行科学地决策,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徐州市城市扩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的东南部,介于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 34°58′之间。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总面积约11250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陵,山地丘陵海拨一般在1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徐州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特点是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徐州是资源富集且组合条件优越的地区之一,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的电力基地。区内条件优越,交通发达,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徐州市下辖云龙区、鼓楼区、贾汪区、泉山区、铜山区、邳州市、新沂市、睢宁县、沛县和丰县,共5县5区(2010年9月28起,徐州撤销九里区,设立铜山区。调整后,徐州管辖的6县5区变为5县5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徐州市行政区,包括泉山区、云龙区、鼓楼区和新城区
- 上一篇: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徐州市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下一篇:ARCGIS泰州市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
-
-
-
-
-
-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