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笔者分析认为,现代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中,他们远离家乡去外地上学,只有在长假的时候才能跟父母相聚,而手机就成了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不仅是父母,在生活中总离不开要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这时手机也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工具。所以,大学生为了保持与父母、同学、老师的联系,促使了他们进行手机消费。

    4.大学生手机消费心理特征分析

    4.1理性消费心理

    表三:淮师大学生手机消费金额统计表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1000以内 4 4.2 4.2 4.2

    1000-2000 43 45.3 45.3 49.5

    2000-4000 33 34.7 34.7 84.2

    4000以上 15 15.8 15.8 100.0

    合计 95 100.0 100.0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淮师大学生手机消费金额在1000以内的占4.2%,手机消费金额在1000-2000的占45.3%,手机消费金额在2000-4000的占34.7%,手机消费金额在4000以上的占15.8%。这一结果说明,大学生在手机消费时大多数人可以做到理性消费。

    笔者分析认为,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已将处于成熟时期,其消费心理也已经成熟。他们在手机消费是能够充分考虑手机的效用和支付的约束,手机消费行为比较理性。其次,大多数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兴趣爱好、性格气质已经趋于稳定,外界环境对对其心理影响不大。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抵御外界诱惑,他们有坚强的意志。态度将驱使人们趋向或逃离某些事物。大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态度,引导他们进行理性的手机消费。

    4.2非理性消费心理

    4.2.1从众心理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淮师大学生在跟换手机时,7.4%的是因为别人;10%的同学买手机时受他人影响(表一、表二)。这一结果表明,部分大学生在进行手机消费时存在从众心理。

    笔者分析认为,大学生虽然知识层次普遍较高,接受了先进的科技知识教育,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差、缺乏判断力、自信心较弱、自尊心和虚荣心较强等,在别人的压力下,从而放弃了自己的意见,采取跟跟别人一致的观点,从而导致其在手机的消费上发生从众心理。引发大学生从众效应最值得注意的是“班级效应”和“宿舍效应”。新生入学后都在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寻求新的学习动力。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时间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员的直接参照物。他们在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不同程度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不仅如此。作息习惯、生活情趣、兴趣爱好也易趋向和从众。“班级效应”、“宿舍效应”在班风舍风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在大学生手机消费方面,从众心理会导致无谓的浪费,甚至会养成恶习。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1. 上一篇:慈善组织公信力提升研究
  2. 下一篇: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价浅析
  1. 大学生的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2. 中国女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3.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思考

  4. 新入职大学生的职业困境及调适

  5. 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

  6.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7. 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

  8.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9.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0.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1.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3.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4.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5.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6.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7.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