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潘功配,杨硕.烟火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8] 邓军,徐精彩等.新型复合胶体防灭火技术及应用[J].煤矿安全,2001,(12):42-44.
[9] 陈义良,张孝春等.燃烧原理[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2.10-132.
[10] 秦波涛,王德明,陈建华等.高性能防灭火三相泡沫的实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
报,2005,23(1).
[11] 消防与生活.多样化的新型灭火剂[J].消防与生活,2011,(5):13-25.
[12] 李亚峰等.几种新型灭火剂的性能及灭火原理[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17
(1):47-49.
[13] 徐晓楠.水系灭火剂的灭火性能对比分析研究[J].火灾科学,2005,14(4):78-82.
[14] 刘光启,马连湘,刘杰.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无机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2.
[15] 叶大伦,胡建华.实用无机物热力学数据手册 (第 2 版)[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
社,2002.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7 页 共 30页
[16] 曹忠良,王珍云.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 灭火机理与相关数据
要了解灭火剂的灭火机理,首先应该了解燃烧理论。
2.1 消防燃烧机理
根据消防燃烧学的理论,火灾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可燃物形成燃烧反应的过程[1]
。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
作为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燃烧反应必须有氧化剂和还原剂参加,此外还需要
有引发燃烧的能源。燃烧形成的条件[2]
:⑴还原剂;燃烧反应中的还原剂称为可燃物,
包括所有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如氢气、乙炔、酒精、
汽油、木材、纸张、塑料、橡胶、纺织纤文、硫、磷、钾、钠等。⑵氧化剂;燃烧反
应中的氧化剂称为助燃物,包括所有可与可燃物结合并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如
空气(氧气)、氯气、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钠等。⑶点火源;能引起物质燃烧的
点燃能源称为点火源,如明火、高温表面、摩擦与冲击、自然发热、化学反应热、
电火花、光热射线等。
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称为燃烧三要素,燃烧能发生时,三要素可表示为封
闭的三角形,称之为火三角,如图2.1.1所示。火三角可以解释表面燃烧反应得以发
生和持续进行的原因。
图 2.1.1 火三角
对于有焰燃烧现象,其燃烧状态主要靠燃烧产生的高能量自由基或活性基团的
链式传播来进行文持。因此,在火三角理论基础上,用三文的火四面体模型来解释
有焰燃烧发生的机理,其四个面分别是助燃物、可燃物、点火源和未受抑制的链反
应(即:存在活性游离基);有焰燃烧能发生并文持时,每一面均与其他三面接触,
如图2.1.2所示。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9页 共 30 页
图 2.1.2 火四面体
根据火三角与火四面体理论,破坏燃烧反应的一个或几个形成条件,就可以使
燃烧中断。
破坏燃烧反应的形成条件可以根据终止燃烧的热理论和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理
论,采取相应的、适合的方法破坏燃烧反应的形成条件,以达到扑灭火灾的目的。
2.2 灭火机理
火灾中的燃烧反应是有焰燃烧反应,灭火的过程就是破坏有焰燃烧反应的形成
条件、使有焰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因此,灭火的基本原理可归纳为冷却、窒息、
- 上一篇:气液搅拌反应器内气含率的模拟研究+文献综述
- 下一篇:钝感炸药的微波合成技术+文献综述
-
-
-
-
-
-
-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